今天又漲了,但我覺得很正常。咱從港股公司的估值說起(后文數據比較多,可以拉到最后看結論)。
港股的恒生科技可分為兩部分:
一半以騰訊、小米、網易和中芯為主,偏信息技術;
另一半以阿里、美團、京東和比亞迪為主,偏消費。
先說以騰訊為主的信息技術股,當下市盈率PE和2026年預計PE如下表。
當下PE在20倍左右,如果考慮上2025剩余半年和2026年的增長,到2026年時會降到17倍。
當然,這里的估值測算是比較粗糙的。
真要往細了算,港股公司會公布不同口徑的利潤,疊加股權激勵和回購,再考慮上公司內部各業務板塊的估值差,非常復雜。
但恒生科技里的公司基本能穩定盈利,粗算和細算的差別不會太大。
而且普通投資者真不用懂那么多。2021年以來,有些投資者虧錢比較多,絕不是因為沒把上述利潤算清楚。而是動不動就以50、100倍的PE去追漲熱門股,才導致巨額虧損
這里重點跟美股信息技術類公司(英偉達、微軟和蘋果等)做個對比。
美股信息技術類公司當下的市盈率PE在35~40倍。即使考慮上2026年的增長,也只會降到30倍。
考慮到不同國家稅率差異,以及賬面現金、折舊差異等因素,一個更好的評價指標是EV/EBITDA。你可以理解為去除掉國別和企業財務記賬差異后的市盈率。
按照這個指標,港股信息技術股在16倍。
而美股在28倍左右。
很明顯,以騰訊為主的偏信息技術港股整體估值低于美股同行,大概比美股便宜50%以上。
再來看恒生科技的另一半,即以阿里巴巴為主的偏消費科技股。
當下市盈率PE和2026年預計PE如下表。
偏消費的科技股比前面偏信息技術的要便宜些,市盈率PE只有15倍左右。
這也算是常態。事實上,和阿里巴巴對標的美股公司是亞馬遜等。整體市盈率PE如下圖。
美股偏消費的科技股,市盈率PE在25倍左右。估值同樣要低于偏信息技術的美股科技股。
為了剔除稅率、賬面現金和財務記賬差異,再比較下EV/EBITDA。
阿里等港股公司的估值在13倍。
而亞馬遜等美股的估值在18倍。
顯然,以阿里為主的偏消費科技股整體估值也是低于美股的,大概比美股便宜30~40%。
前面數據比較多,這里總結一下,就3點:
(1)以騰訊為主,偏信息技術的港股科技股,比同類型美股便宜50%以上。
(2)以阿里為主,偏消費的港股科技股,比同類型美股便宜30%~40%。
(3)無論美股還是港股,偏消費的科技股都要比偏信息技術的科技股便宜一些,大概便宜30%。
當然,你可以說美股對股東的回報更給力,潛在利潤增速更高,應該匹配更高的估值。但無論如何,你都很難說恒生科技貴了。
而且,近5年恒生科技股給股東的回報是持續提升的。
過去5年,港股股價也曾連續下跌(藍線),但每月回購金額(黃線)卻呈現爆發式增長。
2021年最高點那會兒,港股的每月回購額才20億。而等到2023年之后,港股的每月回購額已經增長到100~200億。
特別是2024年9月之前最黑暗的日子,港股每月回購額甚至一度超過300億,是4年前的15倍。
而搞回購的公司,主要就是恒生科技里的科技股。這些公司或多或少同時在美股上市,也學會了美股回購的打法。這也是為什么我當時認為恒生科技等中概股到了絕對底部。因為估值太低了,而回報太確定了。
即使漲到目前,恒生科技的回報潛力依然是很大的。最極端的案例就是百度。
百度這公司賬面現金是市值的近70%。理論上,百度完全可以把每年的股息率大幅提高到25%,連續分紅4年。這樣到第4年底,股東就收回了全部投資。從第5年起,按照10%+的股息率繼續派發分紅。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實際上,百度對股東的回報是恒生科技里最摳搜的,名義是存錢搞AI。但即便如此,百度的綜合股息率也有6%(回購),依然高于港A股90%的公司。
總之,在恒生科技5500點這個位置,長期看更合理的策略是繼續持有。
這里我絕不是吹恒生科技。不是我今天說完了,恒生科技立馬持續上漲,從5500點,到6000、7000點,一直到10000點。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我覺得,短期震蕩都是正常的。
重點是你要知道,港股這個位置絕對談不上風險。以目前存款和債券的利率以及美元的脆弱性,港股包括A股的牛市應該是長期的,下跌是偶爾的
至于中間的波動,我建議忽略。因為試圖預測市場波動如同數清旅途中每一粒顛簸的碎石。既沒有意義,也很困難。
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學會把安全帶系緊,讓時間這位老朋友逐漸兌現股票價值。
報下格指2.16,投資機會A+。再往上漲,有降到A-的可能性。屆時我會提醒大家的。原創不易,干貨更難,還望大家多點贊、在看和分享支持。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