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初,鳳凰衛視的主持人楊瀾曾采訪過王光美。在談話的過程中,王光美說:“現在我走過翠明莊,都覺得它和我有關系。”這句話很“突兀”,鮮有人知其中包含著怎樣的“關聯”?
翠明莊位置在北京東城南河沿大街,它在黨史上有著“標志性”的意義。王光美參加革命的時候,翠明莊就是她的“起點”。
王光美出生在一個家世顯赫的家庭。她的父親王治昌,早年在北洋政府中有很高的官職,主管經濟和外交大權。她的母親董潔如,曾在天津北洋女子師范學院讀過書。王家有11個孩子,前夫人生了3個,董潔如生了8個。王光美在兄弟姐妹們中,排行老七。
王光美愛看書,腦瓜子聰明。盡管她在高一跳了一級,但在高二全市數理化考試中仍拔得前三甲。由此,王光美有了個“數學女王”的稱號。那時的王光美,心里有個夢想——當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家。
1939年,王光美考入了德國人辦的“北京輔仁大學”。她畢業后拿到理學碩士學位的同時,考上了美國的兩所著名大學原子物理系。按著這樣的安排,王光美要去美國留學,攻讀博士研究生了。
這時,參加地下黨工作的哥哥王光杰,領著王光美認識了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崔月犁。崔月犁希望王光美利用所學,幫助擔任“北平軍調部”的中共翻譯。因哥哥的關系,加之她平常看書,閱讀過共產黨人寫的書籍,心里是偏向共產黨的。
這樣一來,王光美就沒有去美國。拿著條子來到了翠明莊,找到了在那里辦公的李克農。在翠明莊,王光美接下來她的工作任務。從此,王光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王光美記得很清楚,翠明莊是一個老式建筑,像是有錢人家的宅院。令她沒想到的是,幾十年后,翠明莊將成為她經歷過暴風雨后的暫時的避風港。
1978年底,中組部接管了“王光美案”的當天,就將她從獄中接了出來。隨后,王光美被安排住在了翠明莊招待所。當時,19歲的劉紅被分配給王光美當服務員。據劉紅回憶說,她記得很清楚王光美那天的樣子。
王光美出來時,穿的一身黑衣服,頭發已經到肩膀了。劉紅給王光美理了頭發,放好洗澡水。等王光美整理好形象后,才出來與工作人員見面。工作人員早已列隊在門廳站好,王光美很從容、安詳地走了過來,和大家一一握手、問好。
當王光美走到郝苗師傅跟前時,眼淚忍不住地在眼眶打轉。與王光美相比,郝苗似乎與翠明莊更有淵源。王光美在翠明莊當翻譯的時候,郝苗在那里當廚師,他主要負責做西餐,給美國軍官們吃。
1953年,劉少奇得了盲腸炎,蘇聯大夫建議他吃西餐。經人介紹,把郝苗師傅調到劉少奇身邊做飯。十幾年的相處中,王光美早就把郝苗當作親人一樣看待了。
除了劉紅、郝苗外,還有一人是王光美記憶尤深的。他叫王彬生,中組部領導派他去看望王光美,并給王光美送去了一個皮箱。皮箱里都是劉少奇和王光美的工作、生活照片,王光美以為早就弄丟了,結果都還在。王光美當時特別激動,王彬生走得時候,王光美特意叫劉源把他送出門。
1979年春節,王光美時隔12年首次公開亮相。當時,王光美見到了很多中央領導們。她起身想要過去打招呼,鄧公看到她后,老遠就從主席臺上站起身來。與此同時,全場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光美和鄧公的身上。
隨后,人們走向她,和她握手,擁抱。王光美激動不已,連聲說著:“我又和同志們在一起了。”不久,中組部部長不僅給王光美增加了工資,還為她配備了專車。
王光美在獄中,過得很艱難。她雖然表現地很堅強,但是在內心深刻,神經始終是緊繃的。據劉亭亭回憶說,剛出來那會兒,媽媽一做操,都是彎著手的。在獄中,王光美所處的環境只有6平方米,根本伸不直。劉亭亭告訴媽媽:“現在有的是地方,沒關系了,把手伸直了。”
王光美起初住在翠明莊,主要是受外界的恐嚇所致。據悉,那時候相關的殘余勢力還在,有人放出風聲,讓王光美不要隨便外出,否則安全不保。當“雨過天晴”后,王光美從翠明莊搬到了木樨地22樓的新家。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回顧王光美的一生,為黨、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即便身處逆境,也從未放棄過心中的信仰。她高知、博愛、豁達,是一位很值得贊揚的優秀女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