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尾部企業淘汰加快。動力電池板塊上,國內top10企業格局基本穩固,但二三線企業排名偶爾變動。
1-5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中,遠航錦鋰以1.07GWh裝機量位居國內15名。回顧來看,今年2月,遠航錦鋰首次躋身動力電池榜單top15。
從裝機技術路線來看,遠航錦鋰裝車配套的1.07GWh均為磷酸鐵鋰電池,且均為商用車配套。值得關注的是,憑借1.07GWh配套,在1-5月的新能源商用車電池裝機量中,遠航錦鋰位居國內第7,成為新能源重卡市場的“一匹黑馬”。
資料顯示,江蘇遠航錦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13日,注冊資金3.27億元(實繳同等金額),總部位于江蘇鹽城,工廠占地面積200多畝,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號召打造的鋰電池生產企業,是由深圳智造未來、景成新能源投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等新能源投資平臺共同創建。
從股東構成來看,其大股東為新疆電投錦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1.9670%;第二大股東深圳市智造未來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持股28.0330%。
目前已完成動力、儲能電芯全自動生產線的投產運營,實現年5GWh的方形鋁殼電芯生產能力,公司擁有儲能及動力電池自主核心技術和多項創新技術發明專利,隨著企業發展步入快車道,總體項目建設計劃于2027年全部完成,投資規模達100億元。
遠航錦鋰躋身top15的背后,要歸功于其精準市場定位。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重卡銷量同比增長140%,成為遠航錦鋰裝機量上升的重要推手。
目前,新能源重卡已成為繼乘用車之外,為動力電池貢獻最大裝機規模的終端,成為電池廠商新的增長曲線。主流電池企業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瑞浦蘭鈞等2025不斷推出新品,試圖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2024年我國新能源重卡銷量約為7.9萬輛,同比增長141%,但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僅為13.6%,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對于二三線電池企業而言,是值得挖掘的藍海市場。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重卡銷量同比增長140%,成為遠航錦鋰裝機量上升的重要推手。
作為聚焦新能源商用車領域的遠航錦鋰,自去年發布324Ah大容量車儲共用電芯以來,不僅率先實現量產,并且相繼配套了三一、重汽、陜汽等頭部新能源重卡企業。
遠航錦鋰324Ah大容量“車儲共用”電芯,實現產品能量密度425Wh/L,循環壽命8000~12000次,可1C或更高倍率充放電,提升了電芯每Wh經濟性。
目前,遠航錦鋰的電芯可依據不同設計實現覆蓋200度、400度、600度、800度電的電池系統,為客戶提供了靈活、高效的綠電交通解決方案。
同時,啟源芯動力作為該行業的獨角獸企業,目前已在全國建站800+座,市占率超70%,而遠航錦鋰與啟源芯動力同為融和生態圈伙伴,已實現深度綁定并成為其最為信賴的電芯供應商,渠道優勢明顯。
儲能端,遠航錦鋰314Ah大容量儲能電芯已通過國內和國際相關標準認證,實現量產交付。2023年,遠航錦鋰與上海融和元儲達成戰略合作,全年實現儲能電池1.46GWh的出貨量。
據悉,遠航錦鋰340Ah大容量電芯正陸續下線,采用無極流體電極,在隔膜上直接涂覆電極層,能量密度高,續航久,穩定性高,適合電動重卡、儲能等多種場景,整體投資成本可下降10%以上。
在產業鏈協同上,遠航錦鋰正通過國電投融和生態體系,與超20家產業鏈企業實現垂直整合,共建“綠電-電池-儲能”閉環生態。通過與上下游開展深度的技術合作,遠航錦鋰構建了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從應用到退役回收的循環再生體系。
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新能源進入了市場“爆發期”。寧德時代預計,未來三年重卡新能源滲透率有望達到50%。在市場格局未定下,遠航錦鋰等新秀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此外工程機械、電動船舶等市場需求空間廣闊,也會成為電池企業們絕佳的破局點。
作 者:序 淮
聲 明:本文由起點原創,版權歸屬起點研究,如需轉載聯系小編(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