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們總把腰膝酸軟
說成 “老毛病沒事”
把啤酒肚自嘲為 “福相”
也許他只是不愿讓你擔心
中醫調理讓老爸告別 “冰窖體質”
2月中旬,張偉(化名)終于掛到了浙江省人民醫院越城院區中西醫結合科蔡玉群主任醫師的號。
45歲的張偉,體重已飆升至126公斤,腰圍足有110厘米,BMI高達38.7。更令他羞于啟齒的是,近兩年夫妻生活幾近停滯,妻子總抱怨他“渾身像冰窖”……
蔡主任望診發現,面色蒼白,舌淡胖、苔白膩;脈診沉細無力。問診又得知,常年畏寒,腹部冰涼如敷寒鐵,腰膝酸軟無力,夜尿頻繁,且一吃冷食便腹瀉。“中年男人啊,保溫杯不離身。”張偉苦笑道。
“你這是典型的脾腎陽虛型肥胖。”蔡主任解釋道,“脾陽虛則運化無力,水濕聚為痰脂;腎陽虛則命門火衰,無法溫煦周身,寒凝血脈,氣血瘀滯。”
蔡主任根據他的情況定制了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個性化方案,從內調外治到健康管理多維度著手,以溫補脾腎、活血通絡為核心,通過中藥配伍、飲食調整、中醫理療及數字化健康監測等綜合方式,幫助驅散體內寒濕、修復代謝機制。
首月,張偉體重下降9.2公斤,腰圍縮至98厘米。最驚喜的是,手腳漸暖,晨起不再腹瀉。三個月后,他甩掉28公斤贅肉,內臟脂肪面積從180cm2降至95cm2。復查腹部超聲提示脂肪肝也由重度脂肪肝轉變為輕度。整個人從精神到體能都煥發出新的活力,家庭生活也隨之回暖。
內調體質 和肥胖說拜拜
現代社會,男性慢性病高發,很多都是跟肥胖有關,比如呼吸暫停綜合征、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癥均與肥胖存在緊密關聯,肥胖堪稱這些疾病共同的 “發病土壤”。
蔡玉群表示,當人體脂肪尤其是內臟脂肪過度堆積時,會引發一系列代謝紊亂與病理改變:
脂肪過度堆積會……
內臟脂肪作為活躍的內分泌器官,持續釋放炎癥因子,誘發胰島素抵抗,使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下降,血糖升高并逐漸發展為糖尿病。
同時肝臟合成及代謝脂質的能力失衡,導致甘油三酯、膽固醇等異常升高形成高脂血癥,過多脂質沉積于肝臟則造成脂肪肝。
此外,肥胖者頸部、咽部等部位脂肪組織增生,易堵塞上呼吸道,引發睡眠中呼吸反復暫停的呼吸暫停綜合征。
肥胖通過炎癥反應、代謝異常和物理阻塞等多重機制,為多種疾病的發生提供了溫床,打破肥胖這一惡性循環,是預防和干預這些疾病的關鍵切入點。
蔡玉群主任團隊專注肥胖癥、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高尿酸血癥和慢性疲勞綜合征等慢性疾病,治療方案結合中醫和功能醫學,以內調體質為切入點,精準對因施治,充分考慮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方案,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最適宜的治療。并結合穴位埋線、耳穴壓豆、養生功法、代茶飲、膏方等特色中醫治療,內外兼治,綜合調理,助力患者恢復健康狀態,提升生活質量。
蔡玉群主任團隊目前共治療患者5萬余人次,有效率高達90%以上,多個院區日均門診量150人次,備受患者肯定。方案還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榮獲國家體重管理優秀案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
中西醫結合科
浙江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注重臨床和科研雙管齊下,倡導辨病與辨證結合,擅于整合中醫療法,制定中西醫協同綜合方案治療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開展:1、中西醫結合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2、中西醫結合防治超重或肥胖;3、中醫藥特色療法調節免疫、亞健康狀態及養生保健。
蔡玉群
浙江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主任醫師
擅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病,同時進行科學健康管理。在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肥胖癥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門診時間
朝暉院區
名醫門診:周三全天、周四下午、周日上午
越城院區
名醫門診:周一全天
部分圖片來自攝圖網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