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成都開幕,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重慶市農業科學院作為“科技減貧的目標與實踐論壇”的共同承辦單位之一,將致力共同構建“一帶一路”農業科技多邊協作網絡,共筑農業科技減貧之路。
▲大會期間,科技減貧的目標與實踐論壇如約舉行。受訪單位供圖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的陳香穎助理研究員正在用電腦準備論壇的相關工作,屏幕突然亮起一封郵件——發件人孟加拉NAF公司董事長胡達發來今年稻田豐收的照片——金黃的稻浪中,孟方農民們正將新收的稻種裝袋,袋子上印著中孟雙語“合作共贏”。
▲陳香穎(左一)在孟加拉國的工作照。受訪方供圖
“稻谷畝產580公斤!制種畝產超150公斤,高產田突破200公斤!”胡達的郵件里3個高產數據看得陳香穎心里激起陣陣漣漪。屏幕上翻滾的金色稻浪,與十一年前初到孟加拉時田埂上農民們懷疑的眼神重疊。
▲陳香穎正在做稻種實驗。謝春良 攝
2014年夏天,剛從西南大學畢業的陳香穎沒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場“跨國冒險”。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與重慶中一種業有限公司聯合選育的“SQR-6”雜交水稻品種,在孟加拉國通過國家審定,但能否在高溫高濕、臺風頻發的孟加拉國扎根,能不能推動這一科研成果在孟加拉國成功轉化和應用?帶著很多問號,陳香穎和團隊其他老師一起在達卡郊區搭起了臨時實驗室,開展栽培示范以及技術指導。
踏入孟加拉國時,發現該國人口密度非常大,糧食安全問題尖銳。陳香穎相信,重慶農科院與中一種業聯合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以其耐熱、高抗、高產特性,正是可能刺破這道陰影的一束光。
▲陳香穎和同事正在觀察稻種實驗田。謝春良 攝
然而,初入異國推廣之路并非坦途。當地農民對著陌生稻種投來疑慮目光。開始時整個團隊在達卡郊區種下了6畝試驗田,最抵觸中國稻種的農民阿里?侯賽因在田邊質疑測土儀:“這鐵盒子能測啥?”陳香穎帶他測土,發現土地pH值超標——正是他家稻田白葉枯病頻發的根源。團隊調整施肥比例、改進灌溉方式,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抽穗期,阿里?侯賽因的試驗田平均有效穗數比本地稻多近一倍,他舉著稻穗興奮喊道:“明年我要種10畝!”
隨著深入地了解,科研團隊發現橫亙在推廣之路上的另一座大山,是雜交稻種的高昂成本。陳香穎團隊去往多地調研發現雜交稻種貴在“制種技術”——田間管理粗放、赤霉素噴施技術落后、機械化程度低、種子質量把控不嚴,效率低、成本高。2016年整個項目迎來了重大轉機,陳香穎參與了我國商務部“援孟加拉水稻技術合作”項目,再次以援助專家的身份前往孟加拉國。
中方專家團隊與孟加拉國農業企業合作,針對孟加拉國獨特的生態與生產條件,聯合攻關適應性雜交水稻種子生產技術。無數次的試驗、失敗、調整、再試驗……最終,一套可復制、能推廣的大規模制種技術體系成功落地。數據顯示,有了這套系統后孟加拉國雜交水稻的制種產量提升25%以上,收獲種子機損率降低5%,農藥化肥減施20%。成本降了,農民的“錢袋子”就松快了,種子價格從每公斤510塔卡降到425塔卡,曾經猶豫的農民開始爭相預訂。
▲陳香穎及其團隊在孟加拉國進行技術培訓。受訪方供圖
這套可復制、能推廣的大規模雜交水稻種子生產技術體系,也讓整個團隊在“2023年全球卓越工程師大賽”上以唯一一個農業項目斬獲銅獎。那一刻,陳香穎知道技術的根須終于穿透了成本的凍土,在異國扎下了友誼與民生雙贏的深根。
科研人員手中捧起的稻種,已越過國界,在異鄉的土地上結出名為溫飽的果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先后開辦的12期技術培訓班,就在他國的稻田邊開課,累計200多位孟方技術人員學會了這項技術。
▲陳香穎和同事正在觀察稻種實驗田。謝春良 攝
近年來,科學城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倡議以及“農業走出去”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將農業科技發展目標與國家戰略目標對齊,始終堅持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將實驗室的科技成果轉化為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百姓增產增收的現實生產力,為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提供重慶解決方案。一粒粒從重慶出發的稻種,沿著“一帶一路”到2024年已累計出口2500噸至孟加拉國,累計幫助孟方百姓收獲稻米超140萬噸。當孟加拉國農民粗糙的手指捻起飽滿的稻穗時,當田埂上響起對“重慶稻種”質樸的贊譽時,實驗室里誕生的數據便真正化作土地上的豐饒。
梔子花香飄進會場休息室,陳香穎打開文檔,抓緊時間為下一批出口孟加拉的種子做質檢準備。在這條由稻種出國鋪就的開放之路上,這些良種不僅承載著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農民增產的希望,更裝載著科學城踐行“六區一高地”、建設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的堅定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