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30號,香港《穩定幣條例》在憲報刊登生效,成為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完整監管法例。
這也是國內公布的第一個有關穩定幣的法案。
無獨有偶,最近京東的幣鏈科技CEO劉鵬就披露:
港元穩定幣JD-HKD已進入沙盒第二階段測試,重點驗證跨境支付與供應鏈金融場景。
這說明 京東也會在香港發行穩定幣 。
很明顯,香港,正在成為國內的穩定幣中心。
穩定幣最近之所以在東大這么受關注,是因為老美開始發行穩定幣之后, 穩定幣已經成為了兩國之間貨幣競爭的重要工具。
大家要知道,穩定幣既是一種貨幣,也是一種數字加密資產。
誰能掌握穩定幣這種數字貨幣的發行主導權,誰就有可能占領未來全球金融的主導權,同時還能占領未來全球數字資產的主導權。
既然是反抗老美美元收割的金融工具,這么關鍵的一個金融資產,把它的發行權和監管權放在哪里就顯得非常重要。
按常理來說,當下東大有兩個金融中心——
上海和香港
這兩個城市都可以作為穩定幣中心。
甚至如果從監管角度來看,上海比香港更適合作為東大的穩定幣中心。
畢竟上海的金融監管是上頭能夠直接干預的,香港因為各種因素反而能約束的空間還更小。
為什么上面要選擇把發行和監管穩定幣的重任給到一個自由港香港 ,而不是能直接干預的金融中心上海呢?
選擇香港,最關鍵的一點在于:
香港,更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的議員在評價穩定幣的時候說過這么一句話:
“我們要讓人民幣通過穩定幣走向世界”
這句話,其實精準地概括了穩定幣出現的終極目的。
RMB國際化,那就意味著RMB要出海。
出海的RMB,那就不是本土的在岸RMB,而是離岸RMB。
大家要知道,香港的穩定幣法案是允許錨定港元、美元甚至人民幣,并 為離岸RMB穩定幣預留了空間 。
所以,東大的穩定幣從誕生開始,目標就是盯著錨定離岸RMB去的。
而東大的離岸RMB中心,恰恰就是在香港。
穩定幣和香港,某種程度上也是天作之合。
其次, 穩定幣是一個錨定主權貨幣的次級貨幣。
而管理次級貨幣,正是香港的強 項 。
所謂次級貨幣,就是它本身并不是國家的主權信用,需要主權貨幣作為背書。
比如美國穩定幣錨定的是美債和美元,你要發行一個美元穩定幣,賬戶上就得有1美元資金作為背書;
未來香港穩定幣錨定離岸RMB的話, 發行一個穩定幣就得要求賬戶上必須有1離岸RMB。
這種和主權貨幣掛鉤錨定的運行機制,和港元的運行機制非常像。
從1983年開始,香港開始執行 聯系匯率 ,規定港元發行的錨定物是美元。
這就要求發鈔銀行在發行港幣之前,要先向外匯基金繳納美元作為背書,才能增發港元現鈔。
只不過聯系匯率下,美元和港元的發行比價不是1:1,而是1:7.85到1:7.75之間。
港元的聯系匯率,在香港已經執行超過40年,香港金管局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
在這些經驗的支持下,香港在處理和港元有相似運行機制的穩定幣的時候,會更加得心應手。
管理和主權掛鉤的次級貨幣的經驗,這是香港相比于上海所擁有的巨大優勢。
選擇香港,還有另外一個考量——
香港既是國際資本投資東大的首選,也是國內資本出海的首選地。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允許Z本自由流動的,這對于香港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自由流動的框架下,當下的香港,正在吸引三類資本入場:
第一類是外資
現在國際局勢變幻,國力東升西落,外資持有東大資產的意愿變強。
外資要投資東大的資產,肯定是選擇香港入場。
因為在香港,外資可以用世界通行的交易框架進行投資,持有東大企業的股票以及其他資產。
去年香港吸引外資投資數額就已經達到677億,創下歷史新高。
第二類,是國內資金
國內的投資者,想要多元化的投資,可以選擇南下香港;
國內企業想要出海,選擇港股,有兩個好處。
1、更方便融資;
2、融資后也有更方便向外投資 。
比如最近在港交所上市的 寧德時代 。
從啟動赴港上市,到成功登陸香港市場,僅僅用時128天,上市非常便利,IPO周期極短,不需要拉鋸戰;
融資上市之后,寧德時代馬上就拿錢出海投資了。
比如寧德時代的招股書上寫明了,IPO募資的九成要用在匈牙利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 規劃總投資49億歐元
此外,寧德時代還要在西班牙建設一座大型磷酸鐵鋰電池工廠,投資額達到41億歐元。
現在國內市場內卷嚴重,大企業要擴張,必須占領海外市場。
占領海外市場,錢怎么出去?怎么用最快的速度盡快融資拿錢出去投資?
最好的答案就是 港交所上市 。
所以你能看到,最近國內企業紛紛在香港上市,港交所的IPO融資額回到全球第一。
圖源:非凡油條
第三類,是在國外由國人持有的海外華資。
這一類資金的數量是最難預估的。
這類資金有幾個源頭,
一些是通過移民、留學出去順便攜帶出去的RMB資金;
一些是通過各種方式轉移出去的灰產資金;
還有一些是通過出口貿易拿到外匯之后不回國結匯留在海外投資吃息的資金。
這部分資金就是俗稱的 “外匯外掛” 。
這些外匯外掛,雖然表面上是美元外匯,但其本質是離岸的RMB。
因為正常來說,這些通過外貿賺回來的外匯,都是通過國內的土地、資源、人力生產獲得的,理應回流到國內結匯變成國內的資金流通。
它們不回來,就相當于我們既把貨送出去了,又把錢送出去了。
那這一部分資金有多少呢?
據不完全統計可能達到 24萬億RMB 。
這些資金也是逐利的。
如今美元資產在懂王的干擾下變得越來越不安全,這些資金也在琢磨著重新回歸東大。
如果這些在外面飄著支撐美元資產的資金能夠回流到國內,最好的地點肯定還是香港 。
畢竟在香港,這些離岸的RMB結算和交易投資都更為便利,
而這些資金的回流,一方面可以 支撐國內資產的價格 ,另一方面又能 成為穩定幣的背書 ,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未來的香港,將會是國內國外資本的集中地。
穩定幣的發行和使用,最需要的就是資金流動性,尤其是國際資金的流動性,從這一點上看,香港確實是最合適的城市。
而且隨著 東大的影響力逐漸增加,東大的金融產業會不斷壯大,金融份額也會逐漸比肩老美。
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東大最倚重的金融城市之一, 香港從亞洲金融中心升級為下一個世界金融中心,比肩紐約倫敦,只是時間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