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鼻內鏡下淚囊鼻腔造口術,告別“流淚流膿”!
李大爺是一位飽受慢性淚囊炎困擾的患者。起初,李大爺淚囊炎急性發作,雖經抗生素治療,病情仍持續加重,甚至局部形成了膿腫。按傳統方法,需要在面部皮膚切開引流并處理淚囊,不僅留下明疤痕,恢復期也較長。
李大爺來到徐礦總醫院眼科找到宋俠主任。宋主任為其選擇了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
手術全程在鼻腔內操作,通過高清鼻內鏡引導,精準定位淚囊,在淚囊與鼻腔之間建立新的引流通道。從根本解決了問題,不僅及時引流了膿腫,更從根源上解除了淚道阻塞,為淚液建立了新的生理性排泄通路。
術后三個月李大爺來到門診找到宋主任。復查時,淚囊區已完全恢復平整,不見往日膿腫痕跡,宋主任將其硅膠淚道取出,鼻內鏡下顯示淚囊與鼻腔間的新通道暢通無阻,淚道功能恢復良好。宋主任欣慰地叮囑道:“恢復得很不錯,后續再注意用眼衛生,定期復查就行。”
傳統手術 vs 鼻內鏡手術
傳統外路淚囊鼻腔吻合術: 需要在眼角內側鼻根部皮膚做切口,創傷相對較大,術后會留下永久性疤痕,對美觀(尤其年輕患者)和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鼻內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 (En-DCR):真正微創:無皮膚切口,無面部疤痕,極大保護了患者容貌。
創傷小、痛苦少: 手術路徑更直接,組織損傷小,術后疼痛輕,腫脹輕微。
恢復快: 住院時間短,術后恢復更快。
適應癥廣:對于單純的淚囊炎,或合并鼻淚管阻塞的患者均適用。尤其對于高齡、需行內眼手術(如白內障、青光眼手術)但存在慢性淚囊炎感染灶的患者,En-DCR是理想選擇。它能在清除感染灶的同時,保留淚道功能,避免傳統淚囊摘除術導致的永久性流淚。
視野清晰: 內鏡放大視野下操作更精細,可同期處理鼻腔內影響手術效果的病變(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
精細管理保障療效
術后護理對鞏固手術效果至關重要:
1. 鼻腔護理:遵醫囑使用鼻腔噴霧劑(如生理性海水、激素類噴鼻劑)減輕粘膜水腫,保持鼻腔清潔濕潤。嚴格避免用力擤鼻、挖鼻,以防損傷新建立的吻合口。
2. 抗感染: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藥水,必要時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
3. 淚道沖洗: 術后早期需遵醫囑定期進行淚道沖洗,保持通道通暢,通常持續數周。
4. 支架管理:術中常會放置硅膠淚道引流管支撐新建通道。一般需在術后3-6個月由醫生在門診取出。
5. 生活注意: 保持眼部衛生,不用手揉眼;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促進傷口愈合。
認識慢性淚囊炎
慢性淚囊炎典型癥狀為持續性或間歇性流淚、眼角流膿(尤其按壓淚囊區時),主要由淚道(尤其是鼻淚管)阻塞導致淚液滯留、繼發細菌感染引起。農村地區因衛生條件和環境因素,發病率相對較高。
預防小貼士:
注重眼鼻衛生:勤洗手,不用臟手揉眼;定期清潔眼部分泌物;保持鼻腔清潔通暢。
積極治療鼻部疾病:及時治療鼻炎、鼻竇炎等,防止炎癥蔓延至淚道。
關注異常流淚:出現無明顯誘因的持續“迎風流淚”或分泌物增多,應及時到眼科就診,排查淚道阻塞,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避免發展為慢性淚囊炎或急性發作。
專家簡介
宋俠,副主任醫師,從事眼科工作10余年,為徐州市醫學會眼科分會的委員。進修于北京同仁醫院白內障、眼底內、外科造影、激光。擅長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如:翼狀胬肉,干眼癥、角膜病、淚道疾病、葡萄膜炎、眼底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擅長: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人工晶體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周邊切除,虹膜激光打孔術,YAG激光后囊開窗、青光眼閥植入術,眼底造影、激光、OCT的診斷,玻璃體藥物注射術、外路、內窺鏡下淚囊鼻腔吻合術,淚道置管術、淚小管斷離吻合術。發表論文及專著數篇。
為了進一步加強徐礦總醫院“三名”建設,推動醫院專科建設、科研教學、優質服務、健康科普,徐礦總醫院宣傳科推出《礦總說》專欄,歡迎全院醫務工作者提供優質案例、專病專技素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