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鄭州市商務局發布關于暫停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鄭州市家電產品補貼資格券申領的公告。自6月11日12:00起,暫停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家電產品補貼資格券申領。
同日,洛陽市、鄭州市商務局先后發布公告,宣布暫停受理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這一政策調整引發消費者熱議。為何補貼突然暫停?這對消費者和汽車行業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后續政策又將如何調整?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展開了深入調查。
政策急剎車
河南兩城打響暫停第一槍
根據鄭州市商務局6月10日發布的公告,在云閃付平臺上線的鄭州市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系統將于2025年6月18日0時暫停受理申請業務。參與活動的消費者需在系統關閉前按要求提交補貼申請所需的有效資料。轉讓舊車及購買新車手續需在6月18日0時前取得,舊車手續以《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上載明的開票日期和《機動車登記證書》上載明的轉讓登記日期為準;新車手續以《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上載明的開票日期和《機動車行駛證》上載明的登記日期為準。受理系統關閉前已提交申請的消費者,需通過云閃付平臺及時關注審核進度,并按照審核修改意見及時補正資料,2025年9月1日18時前仍未補齊資料造成無法審核通過的,視為自動放棄。
由于新車提車時間普遍在一周到半個月左右,有不少車型甚至要幾個月,這意味著6月10日以后在鄭州買車,很難在8天之內完成開票和上牌等手續。
洛陽市也于同日發布公告稱,全市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系統將于2025年6月12日24:00停止受理補貼申請業務。消費者轉讓舊車及購買新車手續時間均需在該時間前完成。已提交申請的消費者需及時在云閃付平臺上關注審核進度,因資料有誤造成退回的最遲于2025年9月1日18:00前完成資料補正工作,逾期未完成補正的視為放棄補貼。
與此同時,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商務局也公告稱,濟源示范區本輪家電、數碼、家裝廚衛(含舊房裝修、廚衛改造)補貼資金使用完畢,活動結束;汽車置換更新資金接近尾聲,請盡快提交申報資料,先到先得,資金用完活動結束。
“本來還想著這兩天去把新車給定了,享受一下補貼,沒想到突然就暫停了。” 鄭州市民張先生無奈地說,他原本計劃將自己開了多年的舊車置換一輛新能源汽車,“這一下子打亂了我的計劃,現在只能再等等看政策有沒有變化”。
“我的舊車手續剛辦完,新車還沒提,現在只能抓緊時間。”鄭州市民李先生表示,他原本計劃本月換購新能源車,但補貼暫停的消息讓他有些焦慮。“補貼金額對我來說挺關鍵的,差幾千塊錢可能就決定要不要換車。”洛陽市民王女士則透露,她已通過云閃付平臺提交申請,但仍在等待審核結果,“希望資料別出問題,不然9月前得補正”。
不僅是汽車不光是河南,全國多地補貼剎車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并非孤例。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全國多個省市的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均出現了額度緊張或暫停受理的情況:
浙江省: 多個地市此前已公告首批省級補貼資金用完,部分地市如嘉興、湖州等已于5月底或6月初暫停受理。
江蘇省: 南京、蘇州、無錫等主要城市均在6月上旬陸續發布公告,宣布首批補貼資金告罄或暫停申請,等待后續安排。
廣東省: 廣州、深圳等地雖未完全停止,但部分車型補貼額度已非常緊張,系統提示申請者額度可能隨時用完。
中部省份: 除河南外,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城市的補貼資金也已接近用完或處于緊張狀態。
事實上,不僅僅是河南,也不僅僅是汽車補貼。在重慶,數碼類產品補貼每日限量發券,家電類補貼已經暫時停止;在江蘇,部分平臺正在進行整改或系統升級,消費者暫時無法領取和使用補貼。
專家分析原因,資金緊張和套補出現
鄭州市商務局綜合處工作人員透露,目前的補貼停止,主要是因為資金消耗過快。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吳咸建表示,最近部分地區出現家電、汽車“國補”暫停或者調整的現象,主要是國補資金在接續上面存在斷檔期,有缺口。現在各地有的第二批資金基本上已經撥付到位了,有的第二批資金還正在撥付,第三批資金規劃也正在進行中,目前這個是短暫的情況。
多位接近政策制定部門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補貼資金快速消耗并非唯一原因。“‘0公里二手車’問題是全國多地緊急暫停補貼的重要導火索之一。”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指出,部分地區補貼暫停的直接原因是資金消耗過快,而“0公里二手車”現象加劇了這一問題。
所謂“0公里二手車”,是指一些商家或個人利用規則,將幾乎沒有行駛里程的新車或準新車,通過短時間內交易過戶,偽裝成“舊車”進行報廢,以此套取高額國家補貼。“這不僅嚴重浪費了寶貴的財政資金,更扭曲了政策鼓勵真實更新淘汰老舊車輛的初衷,擾亂了市場秩序。”
廣東、江蘇已經從5月起加強二手車交易發票審核,要求提供車輛實際使用證明;也有部分省份則在6月初暫停部分地市補貼,重點核查短期內重復過戶車輛。
鄭州市某汽車銷售門店負責人透露,近期咨詢以舊換新業務的客戶激增,“有人專門找我們推薦‘0公里’車,但系統審核嚴格,這類申請大多會被退回”。洛陽一家二手車行的經營者則坦言,部分車主通過短期過戶轉移車輛的方式“刷補貼”,“這需要更嚴格的實名認證和車輛軌跡追蹤”。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對此現象評論道:“補貼政策刺激消費的效果是顯著的,短時間內資金告罄說明了市場的積極響應。但‘0公里二手車’這類現象的出現,暴露出政策在執行細節和風控機制上存在需要修補的漏洞。”他認為,此次全國多地的暫停,正是政策制定部門發現問題后,進行階段性總結、評估和優化調整的必要過程。
暫停非終止,三季度有望“升級”重啟
值得關注的是,無論鄭州還是洛陽的公告,措辭均為“暫停”而非“終止”,并明確表示“后續政策若有調整,將通過官方渠道另行公告”。
有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國家相關部委已高度關注地方補貼實施中出現的問題,正在緊急評估并研究優化方案。核心目標是在保障財政資金安全、有效防范套利的前提下,繼續發揮政策對汽車消費和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
“預計最快在2025年第三季度,也就是8月份之后,經過優化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有望重新啟動。”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央財政全年國補資金額度為3000億元,其中1620億元已下達至各省市,剩余1380億元尚未分配,因此可能還會持續進行補貼,新政策可能會在補貼對象認定、舊車報廢標準、審核流程及監管技術等方面進行顯著強化。
在政策調整的窗口期,消費者和車企都在密切關注著后續政策的走向。汽車消費市場的未來,仍充滿著變數與期待。究竟新的補貼政策將如何出臺?又將給汽車消費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們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