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北京石派白猿通背拳第七代傳人宋振華(武術七段、北京武協通背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攜第八代傳人陳紀元(武術四段、一搏成名國術會賽事執行總監),在樂山師范學院峨眉武術文化研究所主任辜偉副教授、體育學院講師于泳濤博士的陪同下,抵達峨眉武術聯合總會,完成認祖歸宗儀式。
據載,戰國時期有三大劍法,為劍法始祖,乃“越女劍法”、“玄女劍法”和“猿公劍法”。“猿公劍法”便是峨眉山道人司徒玄空所創。由于司徒玄空常著白衣,又與峨眉山靈猴朝夕相處而創編出“峨眉通臂拳”,引來眾多弟子拜師求藝,故稱其為“白猿祖師”。司徒玄空是有史以來記載的中華武術第一人,他編創的峨眉通臂拳,在民間長期輾轉流傳中不斷發展。除拳術外,還有通臂掌、通臂功、通臂棍等練法。司徒玄空的出現,為峨眉武術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謂是峨眉武術的第一創始人。
白猿通背拳發源于峨眉山,后經歷代宗師開枝散葉,流傳至全國及海外。宋振華一行的到訪,既是對白猿通背拳“根在峨眉”歷史脈絡的呼應,也為南北武術文化的交融搭建了橋梁。在聯合總會,兩位傳人同副會長王超、顧問林立就白猿通背拳的歷史沿革、拳械技法、實戰應用等展開研討,并現場演示了白猿通背拳基本功、完整拳路及白猿棍,天罡刀、其剛柔相濟的身法與凌厲的近身技擊,引發在場專家的高度關注。聯合總會對全程進行影像采集,為非遺保護留存珍貴資料。
當日,峨眉武術宗祠內莊嚴肅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超宣讀祭文,回溯峨眉武術千年傳承的輝煌歷程。宋振華、陳紀元向祖師上香、行叩首禮,以傳統儀軌表達對先賢的追思。隨后,聯合總會秘書長王榮益向二人頒發祭祖證,正式確認其峨眉武術傳人的身份,標志著北京石派白猿通背拳與峨眉武術的歷史淵源得到官方認證。
“這次歸宗,既是對先輩的告慰,也是對后輩的責任。”宋振華表示,未來將推動兩地武術團體常態化交流,共同挖掘白猿通背拳的文化價值。王超則強調,聯合總會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搭建“全球峨眉武術傳人尋根平臺”,號召更多流派回歸發祥地,通過技藝切磋、學術研討、賽事聯動等形式,讓峨眉武術在守正創新中煥發新生。
此次活動不僅彰顯了峨眉武術“同源共流”的文化包容性,更以非遺傳承為紐帶,為中華武術的活態保護與國際化傳播探索了新路徑。
來源:峨眉武術聯合總會
文:李娟
編輯:陳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