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爐初醒
我的香文化入門之旅
香道課學員 陳凌沂
約從2012年始,一縷幽香便飄入我的生活。那時懵懂如幼芽初萌,只覺得好聞。印象最深是檀香粉,初試篆香便覺新奇有趣,那沉靜的香氣縈繞周身,成了懵懂歲月里一點清晰記憶。而當時對沉香,尚未覺出更深滋味。十多年光陰中,香便這樣斷斷續續伴我左右,或得自喜愛購買,或來自友人饋贈,卻始終只是停在自用與淺層喜愛的層面。
直到今年三月二日,因緣際會踏入了同覺寺公益課"香為佛使"的門檻,才是我真正學香之路的開啟。鄧璐琦老師一席講授,令人耳目一新、嘆服不已。以前種種接觸,竟只算浮光掠影;如今才真正觸到了"香文化"那深沉的脈搏。
課堂之上,香粉、線香、香丸、香餅……琳瑯滿目的香品令我目不暇接;隔火熏香、悶香、打香篆……種種手法又讓我眼界大開。香道世界的博大精深如一幅長卷漸次展開,而與之相伴的豐富器皿工具,更無聲地訴說著這門古老藝術的精深與厚重。
這趟學習,于我而言,只是初初邁進了香文化那扇沉厚門扉。俯首細思,香學之海浩瀚無涯,許多知識尚待填充;香藝之技精微玄妙,諸多實踐更須自己反復習練方能體會其奧妙。此番學習,恰似在我心田里播下了一顆香的種子。它帶著對文化深度的敬畏與對技藝的謙卑,正等待日后以專注與恒心去澆灌、去滋養。
深深感謝同覺寺能為我們鋪陳如此寶貴的學習之階,亦衷心感激鄧璐琦老師諄諄如春風般的教導,以及助教陳老師細致耐心的輔助。他們傾注心力的傳授與引導,使我得以在繚繞芬芳里,第一次窺見香文化殿堂中蘊藏的無盡寶藏。
此番課畢,回望香途,方覺舊日所愛不過是一縷浮香;而今日所見,才真正觸及了那沉凝于時光深處的根脈。前路漫漫,我愿捧著一顆初醒之心,在香霧氤氳里持續尋訪那幽遠而恒久的文明回響。每一步前行,皆是向著那更精微的香韻,更厚重的文化深處虔誠叩問。
-FIN-
責編 | 妙 性
投稿 | 陳凌沂
編輯 | 種 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