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見過太多抗癌成功卻因復發轉移陷入困境的患者。癌細胞就像狡猾的 “潛伏者”,掌握這些復發轉移的 “預警信號”,或許就能在它 “卷土重來” 時先發制人!
身體突然亮起的 “警報燈”
疼痛加劇:原有病灶區域或其他部位出現持續、進行性加重的疼痛,比如骨轉移會引發骨痛,頭痛可能是腦轉移的信號。中醫認為 “不通則痛”,疼痛加劇往往提示氣血瘀滯加重。
體重驟降:沒有刻意節食卻突然消瘦,且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從中醫角度,脾胃為后天之本,這種情況多是脾胃功能受損,氣血生化無源。
發熱難退:莫名的低熱或高熱反復,使用抗生素無效。中醫稱其為 “癌性發熱”,常與體內熱毒、陰虛有關 。
淋巴腫大: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出現無痛性腫塊,質地較硬且活動度差,這可能是癌細胞向淋巴結轉移的表現。
中醫如何解讀復發轉移?
中醫強調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癌癥復發轉移,本質是患者經過手術、放化療后,正氣大傷,余邪未盡。此時若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就會給癌細胞 “可乘之機”。
早發現的關鍵是什么?
定期復查至關重要!除了常規的影像檢查,腫瘤標志物檢測也能提供重要線索。同時,建議關注自己的 “體感變化”,如突然的疲勞感加重、呼吸急促等,這些細微改變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 “求救信號”。
抗癌是場持久戰,保持平和心態、規律作息,結合中醫扶正固本調理,才能真正降低復發風險。
【專家檔案】王芳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臨床擅長“觀舌察病,循癥定方”,中醫藥治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及息肉、囊腫等癌前病變,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腸癌、胃、食管癌、腦膠質瘤等;中藥預防術后復發、轉移,中藥聯合靶向、免疫等現代醫學治療晚期腫瘤,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師從著名腫瘤專家花寶金教授,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
出診地點:(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2)北京兩廣中醫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