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夫妻:愛的“時差”能否永恒
老趙望著妻子小孫匆匆離去的背影,心里泛起一陣漣漪。
小孫拖著行李箱,箱輪在地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響。
他們又回到了這熟悉的模式——周末相聚,周內分離。
這模式,如同一場循環往復的夢,既溫暖又帶著絲絲涼意。
老趙和小孫的婚姻,因工作聚少離多總被朋友調侃為“異地戀”。
小孫在市中心教書,老趙在郊區工廠上班。周一至周五,他們各自忙碌,只有周末才能相聚。
起初,這種模式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浪漫的挑戰,可隨著時間推移,親密需求開始在分離中慢慢被侵蝕。
有一次,小孫在電話里提起一個同事:“她老公總給她送早餐,好浪漫。”
老趙心一緊,趕忙安慰:“等我升職調到市區,天天給你做早餐。”
小孫沉默良久,聲音低下來:“我怕等不到那天。”
這席話,狠狠敲打了老趙。
他開始反思,聚少離多的生活,真的能撐起婚姻的藍天嗎?
老趙想起上周小孫加班到很晚,他去接她,卻發現她獨自坐在辦公室哭泣。
那一刻,他恨不能立刻辭掉工作,陪在她身邊。
可現實的繩索緊緊捆住了他。
老趙的工廠工作薪資優厚,是家庭房貸、車貸的頂梁柱;小孫的學校教學任務繁重,調崗難如登天。
改變現狀,談何容易?
上周六,小孫突然說想看星星。
老趙帶著她驅車兩小時,來到城郊山頂。
他們躺在野餐墊上,老趙指向北方:“看,那是北極星,我們的方向。”
小孫依偎在他懷里,輕聲說:“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顆孤獨的流星。”
老趙把她的手握得更緊:“流星也有劃破夜空的那一刻。”
周一早上,老趙又送小孫去車站。
車窗外,小孫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卻倔強地不讓它落下。
老趙輕輕揮手,直到列車消失在視野盡頭。
他突然發現,自己口袋里還裝著小孫織的圍巾,那熟悉的毛線紋理,像小孫的手,溫柔地包裹著他。
老趙明白,周末夫妻的生活就像一場漫長的拉鋸戰。距離會磨損親密,卻也能磨礪感情。
真正的愛,不應只在相聚時熱烈,更應在分離中扎根。
或許,他們無法改變時空的阻隔,但可以在每一次相聚時拼盡全力去愛,在每一次分離時堅定地望向同一個方向。
這是浪漫還是悲哀?
這是調侃,還是無奈?
這是在呼喚蒼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