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于量子位
作者:一水 鷺羽
圈粉無數的Arc瀏覽器,在AI加持下華麗麗“變身”了——
還是同一家公司出品,首個AI原生瀏覽器Dia正式啟動內測,最大亮點是無需打開ChatGPT等就能直接和任意網頁對話。
依然是一碼難求!
這不,為了避免剁手,讓AI勸我一下別買iPhone 16 Pro(doge)。
只需進入蘋果官網,我們就能通過右上角的一個“Chat”按鈕進行各種咨詢聊天。
還能一鍵比較兩個不同網頁的內容,幫我們無痛選擇發售日期相近的兩款手機(iPhone 16 Pro和OPPO Find X8 Pro):
甚至,編輯部日常需要觀看總結的油管視頻,現在也能偷懶讓AI幫忙整理了。
視頻還支持定位,哪個地方不懂直接問AI,它不僅能定位到視頻時間點,還能立馬給出答案。
目前這款產品剛剛推出測試版,之前的Arc會員都能立即上手體驗(也能邀請其他人)。
據該公司創始人之一介紹,迄今Dia瀏覽器最受歡迎的功能是:和各種網頁展開聊天,包括但不限于油管視頻、FigJam board、谷歌日歷等等。
其殺手級功能是自動從標簽頁獲取上下文,無需復制粘貼、無需設置上下文,Dia會自動識別。
從網友實測來看,之前對Arc瀏覽器持懷疑態度的人,現在則表示Dia瀏覽器真香!
那么問題來了,其實際體驗究竟如何?又能否取代我們目前在用的瀏覽器?
還是一手實測見真章。
1
全方位一手實測
打開Dia,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相當簡潔的搜索頁面,可以提問AI也可以跳轉谷歌搜索引擎。
再也不需要安裝各種繁瑣的插件,簡單易上手,是Dia給我們的第一感受。
我們首先測試了最受大家關注的功能——多網頁信息整合。
不僅可以處理總結單個標簽頁信息,自動進行上下文感知。
還可以對多個標簽頁直接對比推理,實現對網頁的深度集成。
官方介紹說Dia還有強大的計劃功能,剛好編輯部同事小白正打算國慶出國旅游,趕緊讓她來試試:
讓Dia查找一些評分不錯的曼谷民宿,不僅一一列舉出每家店的優點,還有酒店預訂鏈接,點擊跳轉官網后就可以直接下單。
想了解更多酒店真實評論,也可以直接再次打開右上角的對話欄輸入請求,評論來源囊括國內外大型旅游預訂平臺(如Booking、攜程等)。
或者直接讓它幫忙計劃好7天的行程安排。
專業度直接拉滿,連同事小白的中文訴求都有被考慮到,暖暖的很貼心~
順便讓它幫李華同學寫一篇今年的高考英語作文,考考Dia的寫作能力。
結果是醬紫,看起來似乎還不錯?
但是用詞好像還不夠高級,讓它自己修改一下,也是很快就得出結果。(閱卷老師意滿離.GIF)
它還內嵌有復制編輯器,光標只要點擊對應文字,就能進行對話欄處理。
那么再看看它的學習能力又如何呢?
找到一個烹飪視頻,讓它總結土豆泥的制作步驟。
可以看到Dia還貼心地附上了時間戳,點擊即可跳轉對應片段。
不過時間戳的出現并不穩定,同樣的問題詢問第二遍,得到的時間戳只有「00:00」。
甚至當讓它總結前兩天的蘋果發布會時,得到的時間戳卻是帶有下劃線的txt格式,還得人為拉動進度條。
體驗下來,雖然bug仍有,但我們還是覺得:Dia好用!實在太好用了!
瀏覽器搭載AI,找資料更方便更人性化,正在瀏覽的網頁可以立馬進行總結或者寫作,多個標簽頁之間還可以直接讓AI比較。
AI響應速度相當絲滑,哪里不懂直接點哪里,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無縫融入。
要知道相同的工作,放在原來的瀏覽器上,要么需要下載爆炸多插件(效果還沒它好用),要么需要先將網頁文件下載到本地,再喂給LLM處理,Dia的出現瞬間減少了不少遷移成本。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現在只支持MacOS,其他用戶還得再等等……
只能說,用完Dia,再也不想回到其他瀏覽器了。
1
背后公司曾推出Arc瀏覽器
作為首個原生AI瀏覽器,Dia身上的光環其實離不開其“同胞兄弟”——Arc瀏覽器。
它們都由The Browser Company這家公司(成立于2019年)推出,不過一開始,Arc瀏覽器與AI關系不大,當時主打與Chrome等主流瀏覽器的“差異化界面設計”。
后來隨著AI革命的爆發,Arc于2023年10月進行了一波AI大更新,并且由于不斷迭代的AI功能體驗,Arc一度被視為AI瀏覽器的“希望之光”。
具體而言,Arc從設計到功能上都選擇了和傳統主流瀏覽器不同的思路。
比如它始終強調層級和豎向排列,針對用戶需要經常打開多個網頁導致混亂的痛點,Arc推出了空間“space”這一概念,這些分門別類的瀏覽器空間能滿足用戶個人、工作、學習、娛樂等不同場景的需求。
功能上也力求簡潔,比如任何網頁上按下“Command + F”就能立即召喚出AI;同時還能直接幫你打開最適合的網站,不用像以前一樣需要挨個點開搜索鏈接。
一言以蔽之,這種全然不同的設計和功能體驗不僅吸引了上百萬用戶,而且成為硅谷極客們眼中超越Chrome的“最酷的瀏覽器產品”。
只不過自2024年完成5000萬美元融資后,背后公司選擇放棄Arc,將重心轉向開發一款原生AI瀏覽器上。
至于放棄的理由,創始人之一Josh Miller曾在一封用戶公開信中有所透露:
Arc產品太前衛、學習成本高,難以大眾化。 而Dia從架構設計上為AI而生,更易上手,“簡潔優先”取代“新奇優先”,UI設計更克制、更直覺。 Dia與Arc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產品思路,結構差異大,融合成本極高。與其返工舊架構,不如干脆重建一個為未來準備的新平臺。
而時隔近一年,Dia瀏覽器終于問世并啟動邀測。
另外除了產品,The Browser Company這家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也值得一提。
聯創兼CEO Josh Miller,大三輟學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而輟學的理由也是因為創業,當時他一心投入到了個人生涯中的第一個創業成果——
一款名為“Branch”的對話式產品,其玩法有點類似知乎的部分功能,用戶提出問題,然后邀請人們來回答,并繼續進行討論。
Branch推出后獲得了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創始人Jonah Peretti、Twitter聯創Evan Williams和Biz Stone的集體關注,并讓Josh Miller在自己都發懵的情況下登上了Business Insider“20家創新型初創公司”榜單。
巨大關注之下,Branch最終讓公司拿到了200萬美元投資。
除了Branch,團隊還推出了iPhone版本的Potluck,這是一款用Tinder的左右劃卡片來閱讀新聞的App,每個新聞下面還可以和朋友通過評論來對話。
后來,這兩款社交類產品于2014年被Facebook以1500萬美元收購,Josh Miller也隨之進入Facebook。
他在Facebook干了一年多產品經理,主要還是幫助用戶圍繞自己的興趣進行聯系。
而在產品之外,他后面還加入了知名投資機構Thrive Capital,解鎖了投資人這一身份。
到了這一時段末期,他和創業以來的老搭檔Hursh Agrawal一拍即合,決定共同成立The Browser Company以重新定義瀏覽器。
聯創兼CTO Hursh Agrawal,畢業于美國紐約大學,自開發Branch時就和Josh Miller開始做搭檔。
加入Facebook后做了一年多軟件工程師,后跳去多個創業團隊擔任技術顧問or首席技術官。
而創辦The Browser Company,算是這對黃金組合再出江湖。
除了兩位核心創始人,這家公司還曾挖來了諸多大牛,包括Safari首席設計師Charlie Deets和Chrome創始成員Darin Fisher。
截至目前,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公司累計融資1.28億美元,估值超過5.5億美元,投資者中不乏領英的Jeff Weiner,Medium的Ev Williams以及Figma的Dylan Field等一眾科技大佬。
總之,按照Josh Miller曾經透露出的野心,Dia瀏覽器還只是開始:
大多數人以為我們在造瀏覽器,但其實造的是一個基于瀏覽器的系統。
參考鏈接:
[1]https://x.com/diabrowser/status/1932800009990517190
[2]https://techcrunch.com/2025/06/11/the-browser-company-launches-its-ai-first-browser-dia-in-beta/
[3]https://x.com/joshm/status/1922639507033149597
點個愛心,再走 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