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請您關注酩閱
白酒的“中年危機”,才剛剛開始...
白酒,這個統治中國酒桌千年的“老大哥”,近年來一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身份焦慮。
一邊是一線名酒瘋狂跨界,從冰淇淋到雞尾酒到陸續冠名演唱會,拼命往年輕人的生活里擠;另一邊卻是年輕人依舊不買賬,聚會首選精釀、威士忌,甚至9.9元的便利店小甜水。
白酒,真的被年輕人拋棄了嗎?
白酒的困局:年輕人為什么不愛喝?
1、味道太“兇”,喝法太“老”
“一口下去,喉嚨著火”——高度數的辛辣感,讓習慣了低度微醺的年輕人望而卻步。
“喝白酒=應酬=被迫營業”——商務宴請、長輩飯局,白酒總是和“規矩”“面子”綁定,年輕人只想輕松喝酒,不想“陪領導表演”。
“純飲太猛,調酒不倫不類”——威士忌可以加冰、調Highball,白酒卻很難找到年輕化的飲用方式。
2、價格貴,年輕人:“我配嗎?”
一瓶飛天茅臺=一個月奶茶自由,年輕人:“我喝它圖啥?圖它貴?圖它容易醉?”
中端白酒動輒兩三百,而同價位的威士忌、紅酒卻能帶來更“洋氣”的社交體驗。
3、文化斷層:年輕人要的是“悅己”,不是“服從”
白酒的消費場景,往往帶著權力感和儀式感——敬領導、陪客戶、家族聚會,喝的不是酒,是“規矩”。
而年輕人更想要的是“自由飲酒”——朋友小聚、獨酌微醺、輕松社交,酒是情緒的催化劑,不是社交KPI。
酒廠的掙扎:從“高高在上”到“討好Z世代”
面對年輕人的冷淡,白酒企業急了,開始瘋狂整活:
1、跨界聯名,強行刷存在感
茅臺:冰淇淋、巧克力、咖啡、月餅……萬物皆可“+茅臺”,但年輕人:“我只想吃冰淇淋,不想喝茅臺。”
瀘州老窖:推出“冰JOYS”,把白酒冰著喝,試圖讓它變得更“潮”。
五糧液:聯名意大利金巴利,搞出“五谷羅尼”雞尾酒,結果被吐槽:“白酒+飲料,四不像。”
2、場景創新:從宴席到小酒館
汾酒在太原開“觀汾酒館”,賣白酒調飲、精釀啤酒,試圖打造年輕化飲酒空間。
江小白早年靠“文案營銷”火過一陣,但產品力跟不上。
3、娛樂營銷:冠名演唱會、音樂節
瀘州老窖、洋河等酒企瘋狂贊助演唱會,但年輕人:“我是來聽歌的,不是來喝白酒的。”
問題來了:這些努力,真的有用嗎?
根本矛盾:白酒到底該不該“變”?
酒廠想的是:“怎么讓年輕人接受白酒”,但年輕人想的是:“我為什么非要喝白酒?”
1、傳統派的堅持:白酒不能“自降身價”
有人認為,白酒是文化象征,迎合年輕人會失去高端調性。
“茅臺冰淇淋可以賣,但茅臺酒絕不能降價。”
2、創新派的焦慮:再不變,消費者就斷層了
數據顯示,白酒核心消費群體仍是70后、80后,年輕人滲透率不足20%。
如果再不吸引Z世代,未來10年,白酒市場可能面臨萎縮。
年輕人的真實需求:要的不是“白酒年輕化”,而是“好喝的酒”。年輕人并非完全抗拒白酒,而是抗拒“被迫喝酒”的文化。
如果白酒能真正融入輕松社交場景(比如小酒館、居家小酌),而不僅僅是商務宴請,或許還有機會。
白酒行業正站在十字路口,是堅守傳統,等待消費者老化?還是徹底變革,冒險擁抱年輕人?
這不僅關乎市場銷量,更關乎中國酒文化能否延續。
你覺得,白酒該不該討好年輕人?歡迎評論區開杠!
PREVIOUS CHARACTERS
酩人 · 往期人物
微醺人生,有酒有故事
酩閱與志趣者同行,投稿、約稿、交流請聯系:
me@sungoo-sz.com(小酩同學)
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酩閱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進酩閱酒友交流群加微信:xi91020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