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和魯迅是老鄉,去年暑假我去紹興,離開是時候先去秋瑾紀念館門口拍了張照片,途經秋瑾就義的軒亭口,那里有塊碑。
他們兩家離的很近,不過魯迅家門口人頭攢動,而秋瑾家門可羅雀。
他們倆是在東京第一次見面的,但是以前秋瑾在紹興城里穿男裝騎馬的事情,魯迅應該是有耳聞的。
兩個人性格不合,一個張揚一個內斂,所以秋瑾生前幾乎沒有什么交往。
不過秋瑾的死,對魯迅的心靈造成極大的沖擊,
徐錫麟被清兵剖心食肉,成了《狂人日記》最基礎的結構間架。
秋瑾死后被,魯迅借“人血饅頭”寫了小說《藥》中,塑造了夏瑜這一形象。夏瑜是秋瑾的化身,“秋”和“夏”是兩個相連的季節,“瑾”和“瑜”均為美玉。
秋瑾有名詩很多,這一首尤其有男子氣。
從題目上看是在船上見到了《日俄戰爭地圖》,感慨萬分,又值日本人向她要詩,她便寫了這首。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清 秋瑾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千萬里遠途我像騰云駕霧一樣去了又回,我獨自一人穿越東海往返伴隨滾滾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國的地圖變成別國的領土,怎能讓錦繡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飛灰。
那濁酒哪能排解我憂心國事所灑的熱淚,國家的救亡圖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我也必須把這顛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如果不看作者,都不會認為是女子所寫。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當遇到危急的時候,連女子都能煥發這樣的精神,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有救的。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