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郝局長將大專畢業的兒子安排到一家行政企業單位蹲苗,暫時從事勞務派遣制工作。這并非郝局長的終極目標,他希望兒子在二三年內考上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然后找個門當戶對的姑娘結婚過好日子。
郝局長家條件優渥,妻子退休后沒有再找第二份職業,在家專職督促兒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以及備戰考編等事。
郝局長的兒子還算言聽計從:白天認真上班,晚上閉門在家讀書刷題。
兒子考編是當前中心工作。為避免錯過考編信息,郝局長特意交代單位辦公室一位干部,密切關注省內考編動態 ,并將其列為個人年度重點工作。這位干部也不敢怠慢這一特殊任務,還動員機構編制單位的同學一塊留意,確保信息萬無一失。
考編是選拔人才的獨木橋,縱是家庭背景顯赫,若考生腹中無真 “墨水”,誰也愛莫能助。郝局長兒子幾次考編失利后,一家人便會坐下來分析原因。
兒子抱怨說:“一是題量大、來不及做完試題;二是所學專業偏,報名受限制;三是學歷低,競爭激烈。”
郝局長妻子卻頗為自豪:“你看咱兒子,說話多有條理,不用秘書打稿,一二三表述的清清楚楚,將來準是當領導的料!” 她還念叨著考試得靠運氣,南峰山寺院的大師說了,兒子這幾年運氣還沒輪到呢。
郝局長推了推金絲眼鏡,清了清嗓子,建議兒子抓緊函授個專升本學歷,以便增加考試報名選擇范圍。
書房堆積模擬試卷形成“圍城”。郝局長的兒子厭倦了這種被安排的生活,他常說自己經常一邊看書,一邊刷手機,有時打游戲到通宵,也無數次夢見自己翻墻溜出家門去跟同學玩,也記不清多少回被母親鎖在家里 “磨洋工”。
一晃三五年過去了,兒子年年參中考編,卻從未進過面試。郝局長和妻子怪兒子沒盡全力,兒子則抱怨父母遺傳基因有問題。
說來也巧,郝局長妻子只有初中文憑,當年憑居民戶口和父親是某部門副局長的職位,初中畢業后直接進了國營單位工作。而郝局長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專畢業生,畢業后分到鄉鎮工作,沒過幾年就調進城里老丈人的單位 —— 不知是他能力出眾,還是老丈人有意栽培,但后來他確實娶了老丈人的女兒。
郝局長瞥了妻子一眼,覺得兒子的話不無道理:“我當年中專生,全鄉每年就一兩個人能考上,不比現在的‘211’‘985’差!再從遺傳學上講,男孩基因七成來自母親,要怪也得怪你學歷低。”
一提學歷,郝局長妻子就來氣:“要不是我爸當年看中你這‘農家苗’,你能有今天的局長位子?”
“過去的事就別提了,” 郝局長緩和了語氣,眼下還是先盯著兒子考編的事。
妻子也很快冷就靜下來,甚至學起了官腔:“考編是中心工作,但兒子年紀都三十多歲了,再不談婚論嫁就過了黃金年齡。”
這難啊!兩頭都得抓。也讓郝局長犯了難:萬一兒子考上了編制,戀愛卻成了白癡,豈不是更麻煩?
“你人脈廣,多留意身邊局長、副局長家的女兒。” 妻子提議。
“哪有那么簡單?” 郝局長嘆氣說:“人家不光講究門當戶對,還看重編制身份呢!”
“誰讓你兒子沒有遺傳你的基因呢?” 妻子又開始抱怨。
“別扯這些沒用的。最近我聽說原單位有個退休副局長,他家情況跟咱差不多,他兒子讀書也是一般般,職業學院大專畢業,參加國企編制考試,百分制才考三四十分呢。他眼看兒子從政這條路無望了,來個彎道超車,娶了個有公務員編制的外地姑娘,然后運用人脈資源力薦兒媳婦,他兒媳這次被列入副科領導干部考察對象了。
“那咱也學學人家這一招?” 妻子眼睛一亮。
郝局長習慣性敲著桌子打著官腔說:“我自有打算,兒子相親的事也要抓緊了。”
過了段時間,牽線人給郝局長家介紹了小青 —— 大專畢業,長相清秀,編制性質也屬勞務派遣工。
郝局長兒子卻瞧不上,除了長得好看,也是靠關系進單位的臨時工。 兩人聊了幾個月便斷了聯系。
沒過多久,郝局長又托人給兒子物色了一位姑娘:醫大畢業,在三甲醫院工作,老家是偏遠鄉鎮,父母在外開干洗店,家里還有個弟弟在讀書。
了解基本情況后,郝局長約了牽線人、姑娘和兒子到酒店吃飯見面。郝局長的妻子不愿去,說:“你不是說要‘曲線救家’嗎?可醫生不能調出醫院,也難提拔。找醫生當兒媳?這怎么‘超車’?”
郝局長說:先見見再說,別辜負人家的一片心意。
見面后,姑娘坦言正在準備委培和考研,不想急著結婚,便婉轉拒絕了。
兒子也沒興趣:說自己是大專生,層次差太遠,怕將來沒共同語言,再等等吧。
數月后,另一組牽線人給郝局長兒子介紹了兩個大齡姑娘,透露 “她倆都在潛伏準備考編”。郝局長一聽 “潛伏”和考編,剎那間就來了精神。
兩位姑娘是鄰居,家庭條件都不錯:露露,讀的是普高,大學畢業,家里有兩間臨街店面;婷婷,讀的是重點高中,重點大學畢業,家里只有一間臨街店面。
郝局長妻子喜形于色,說讓兒子把兩姑娘都加上微信,約出來吃飯喝茶,再挑合適的。
“媽,這叫‘腳踩兩條船’,萬一兩邊都黃了呢?” 兒子有些猶豫。
牽線人說:“依我看還是先選有兩間店面房的女孩。俗話說一間店面房的租金能抵一個人的工資,那兩間店面房的租金就能頂兩人的工資,就算失業了也能躺平又收入,小日子依就像花開一樣。”
郝局長的妻子動了心思,立馬附和道:對、對、對。
婦人之見! 郝局長打斷妻子說:“基因學你又忘記了?婷婷高中讀的是重點高中,大學讀的重點大學畢業,你懂嗎?眼睛不要盯著多一間店面房上。”
兒子信服父親的眼光,便決定和婷婷接觸。今天為婷婷送鮮花,明天請吃飯,后來看電影,把時間安排的妥妥的。
半年后,郝局長兒子的誠心終于感動了婷婷,二人順利牽手訂婚了。郝局長為他倆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訂婚宴。
席間,郝局長頻頻舉杯,鏡片反光時掩飾眼仁,不知是得意,還是藏著別的什么。親家問郝局長近期在忙些什么?他輕聲地說:我在研究“公考基因學”。
半年后的某一天,婷婷突然向家人傳達了好消息:考編成功了!
作者簡介
朱江飛,浙江省臺州市作協會員,浙江省散文學會會員,有多篇散文和小小說獲全國征文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