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兜???????????
今年不僅是國產動漫的爆發之年,像《哪吒2》這樣的精品之作打破了國產動漫的票房天花板,也是AI動漫的興起之年,諸如《心動的信號》《武極天尊》《玄幻:從拉二胡開始》等各種AI動漫短劇的層出不窮,提高了國產動漫的量產速度。
以前30個人做一部動漫短劇要兩個月時間,現在3個人用AI轉繪一部動漫短劇只要一個月。雖然畫面效果有所下降,但AI帶來的效率上的巨大提升,將會給傳統的動漫行業帶來全新的可能性。
新的內容,新的市場,新的用戶,新的公司……AI轉繪漫劇賽道雖然是一個新興賽道,卻因其龐大的市場潛力被資本看好,在這個賽道中有一家公司已經拿到了幾千萬的融資,并處于快速擴張中,這家公司便是靈境AI。
靈境AI的創始人許金城(二仙)原來是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管培生和財務專家,在AI賽道創業后非常重視搭建公司的AI技術體系。最近的一個下午,骨朵與二仙展開對話,想要探究AI轉繪漫劇的市場現狀和未來的市場潛力。
AI轉繪漫劇的緣起
今年4月,紅果平臺上線了第一部AI轉繪漫劇《心動的信號》,之后又上線了第一部AI三維動畫短劇《玄幻:從拉二胡開始》,這兩部作品的接連出現標志著AI動畫賽道正式興起,并走向了快速發展的快車道。多家短劇公司和AI公司都相繼布局了AI轉繪漫劇賽道。
而早在今年2月時,靈境AI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風口,并切入賽道開始做AI轉繪漫劇業務。
二仙表示,“我們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開始用AI將小說IP改編成動漫,但這套模式對導演和編劇的依賴度非常大,如果大規模量產,會遇到比較大的瓶頸。所以我們就想試一下AI轉繪這套模式,我們拿了一些短劇的樣片,做了一些試改,效果非常好。于是我們復盤AI轉繪漫劇的可能性,發現這個市場潛力很大?!?/p>
“原因有兩個:第一,市場上短劇的存量很大,每年短劇的上新數量已經達到兩三萬部了。市場上庫存的短劇也有將近20萬部左右,有大量的優質劇可以做改編,而且這些作品都經歷了市場化的驗證,相當于是爆款轉爆款的產品邏輯。第二,AI轉繪漫劇的制作模式,對導演和編劇的依賴度是比較低的,可以實現大規模的量產。”
于是靈境AI開辟了AI轉繪漫劇的業務線,并與短劇制作公司魔方合作,將去年的爆款武俠短劇《武極天尊》轉繪成漫劇,5月份交付給了魔方公司。
靈境AI做一部AI轉繪漫劇的時間很短,3到5個人只需要工作一個月就能產出一部AI轉繪漫劇。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靈境AI目前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AI轉繪漫劇的流程。
二仙介紹道:“我們首先會評估這部短劇的題材是否適合改編成動漫,比如像男頻的修真玄幻、都市末世題材就很適合,此外我們也會嘗試一些新題材,比如女頻甜寵、復仇、古代宮廷穿越。然后我們會進行第二道評估,看這些短劇的畫面能否在AI轉繪之后獲得比較大的提升,經過兩道評估篩選出合適的短劇之后,才會進入制作環節。”
靈境AI的整個制作流程分為五個環節,一是先做短劇的人物、場景、風格等方面的設定,然后用AI去訓練這些設定的小模型,將其嵌套在整體的生產管線里,二是把真人短劇上傳到AI動漫管線里,用AI去抽幀,抽出每一張具體的畫面特征。 三是用AI批量處理真人畫面,轉繪成動漫畫面,四是用AI將動漫畫面批量處理成動態視頻;五是將所有的碎片化視頻合成剪輯,并用AI生成音效,組合成一部完整的動漫短劇。
最后呈現出來的動漫短劇并不是對真人短劇的1:1復刻,二仙表示,“我們的導演會在AI轉繪的過程中進行二次創作,加強畫面的表現力,因此動漫短劇在服化道、特效、聲音、場景上,會比原有的真人短劇有很大的提升?!?/p>
靈境AI的商業模式
靈境AI除了AI轉繪漫劇以外,還有其他兩條業務線,一個是直接用小說IP來生成AI動漫,另一個是用長劇來轉繪AI動漫。
用小說生成動漫短劇的流程相似,但是對導演和編劇的依賴度更大,因此時間也會更長,目前靈境AI用小說直接生成AI短劇需要5個人做一個半月的時間。而用長劇來轉繪AI動漫的業務線是公司最新開辟的,但二仙認為這個市場也是很有潛力的。
“我們合作的這些長劇已經是十幾年前的電視劇了。如果這些長劇以當年的制作標準,現在再上線播出,在市場上沒有太大的競爭力。但如果這些電視劇用AI動漫的方式重新制作一遍,不僅能觸達00后等新的人群,也能讓一些特別好的IP煥發新生,再賺一波錢?!?/p>
基于這三條業務線,靈境AI發展出了兩種商業模式。第一種是和短劇版權方合作,版權歸短劇制作公司,靈境AI收取AI轉繪漫劇的制作費和30%-50%的項目后期分成。早期階段,靈境AI的制作費是一部十萬,現在制作費上漲到了每分鐘1000元到2000元。
第二種,是采買短劇版權方的短劇IP,版權歸靈境AI或者雙方共享。靈境AI通過制作和發行AI轉繪漫劇的形式,來獲得版權的收益,比如短劇平臺的分賬和C端用戶的付費。
據二仙透露,最初靈境AI布局AI轉繪漫劇賽道時,主要以第一種商業模式為主,自從今年拿到了幾千萬融資,沒有資金上的困擾后,靈境AI便不再簡單地收制作費,而是考慮到更長久的收益,現在以第二種商業模式為主,公司開始快速地積累自己的IP內容資產。
“我們的目標是做內容平臺跟IP公司。我們用AI做短劇IP的內容生產,然后自己做投流和分發,拿到短劇IP在各大平臺的收益。未來我們還會做AI動漫的內容化垂類平臺,就像現在的各大短劇平臺一樣。”
這個宏大的商業目標需要足夠多的人才和資金,而靈境AI現在也正處于快速的擴張與融資階段。
今年2月,靈境AI完成種子輪融資,Q2也已經完成了天使輪融資,數額不小,共計拿到了幾千萬。靈境AI的融資速度證明,在較為冷清的文娛行業里,自己算是資本比較看好的內容公司。
二仙表示:“我們公司現在有100人左右,而且還在擴招中,我們主要招募的是算法人才,其次才是傳統動漫人才,我們希望通過擴招來進一步提升產能。年初我們每個月最多只能做一兩部短劇,現在每個月平均能制作出5到10部AI短劇,最后一個月的目標是月產50部到100部。如果順利的話,我們今年的產能能做到500到1000部左右。這個數字相當于過去整個動漫市場3到5年的產能。這意味著我們擁有很大的產能優勢?!?/p>
AI動漫市場的現狀
AI動漫短劇這個賽道今年才開始真正興起,目前已經切入的玩家比較少,有魔方、中文在線等頭部短劇制作公司,也有巨日祿科技、聚力維度等AI公司?!缎茫簭睦_始》就是由聚力維度制作完成,這家公司用自研的全流程3D AI影視制作平臺“賽博導演”,不到10個人,1個月就完成了這部作品,也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AI三維動漫短劇。
魔方公司曾向短劇自習室表示:“現在的AI轉繪漫劇正處于一個爆發前夜階段。”如果短劇市場成功跑出來一部爆款漫劇,估計今年下半年還會有不少短劇玩家和AI玩家切入這個賽道。
而二仙認為,AI動漫短劇賽道并不是一個0門檻的賽道,“這個賽道和短劇不一樣,短劇是傳統影視流程,很多小說網站公司和MCN公司都能轉型去做。但AI轉繪短劇要求公司既熟悉傳統動漫制作流程,又有一套AI動漫生產的體系。這套體系有一定的AI門檻,所以能做的公司并不多?!?/p>
而靈境AI從2023年起就用AI做動漫圖片生成,并在市場上成品開源模型的基礎上,逐步搭建了一個復雜的動漫生產管線。因為有著一年多的技術積累,所以靈境AI今年能夠很快地切入這個賽道。據二仙透露,靈境AI目前可以在100分鐘到200分鐘的時長里持續保持人物一致性,此外場景光影的一致性、表情和動作的可控性也得到了優化。
AI轉繪漫劇賽道的玩家不多,也和目前市場規模不大,還處于成長中有關。AI轉繪漫劇,從結果呈現上來看,和動漫短劇是一樣的,所以AI 轉繪漫劇的用戶畫像,和動漫短劇的用戶畫像是一樣的,都是泛二次元用戶。AI轉繪漫劇的市場也和動漫短劇的市場有超高的重合度。
而動漫短劇的市場正在快速崛起中,多個動漫行業人士認為動漫短劇正處于爆發前夜。今年3月抖音短劇運營負責人王晨公布了抖音端內的動漫短劇數據。到2024年Q4,動漫短劇的看播超過13億用戶,付費規模超過2000萬,Q4相比Q3看播占比提升400%,收入占比提升1670%。而頭部動漫短劇的收入已經突破了百萬元,比如冬漫社制作的《煉氣3000層:我是天妒之眾神隕落》自上線以來,全平臺累計收益已經接近800萬元。
這些數據都充分證明了動漫短劇市場的潛力,但是對于AI動漫來說,還需要邁過一道觀眾審美的門檻。不少觀眾也表示,現在的AI動漫雖然效率高,但是在人物的表情和畫面的細節上還是缺乏表現力,代入感不足。
那么AI動漫的技術成熟期和用戶爆發期應該會是什么時候呢?
二仙表示:“整個AI動漫生產是一個多模態多步驟的流程,包括生圖、抽卡、音效、動態處理等環節。AI動漫的技術成熟,指的是整個行業從上游到下游齊頭并進式的技術成熟。如果只有單環節技術成熟,也會卡在其他地方,導致整個產能沒有辦法突破。而行業整體的技術成熟,最起碼要2到3年,才能做到和傳統動漫質量不相上下。”
同時二仙指出,AI動漫的終局應該是,一個導演可以獨自指揮一個復雜的AI系統,生成一部動漫?!拔覀児镜矫骱竽甑哪繕司褪枪纠锏拿總€人都能成為導演,在人工上實現從N到1的迭代?!?/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