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四片烏云被風吹散,陽光重新普照大地。人們上街游行慶祝,李敏也是其中的一員。然而,等她回到單位后,卻發現有人把她和那“四片烏云”捆綁在了一起。對此,李敏只感覺不可思議。
從1977年后,李敏就沒有繼續上班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不少歷史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李敏將自己遭受冤屈的事情寫成報告,要求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不少老干部都發聲支援。
原毛主席的秘書羅光祿,談起李敏、孔令華時,對他們的遭遇很同情。但出于現實考慮,老一代人那時都已不在位了,也是無能為力。李敏和孔令華當年舉行婚禮時,正是羅光祿把孔從洲接到了中南海豐澤園。
李敏、孔令華在中南海和毛主席一起生活的場景,羅光祿記憶尤深。難怪他說:“小夫妻最幸福的日子,就是在中南海的時候。”據李敏的小姑子回憶:“主席非常疼愛他們,時時關心他們的成長,經常同他們交談,在他們身上傾注了一個偉大父親的慈愛。”
1962年,李敏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繼寧”。孩子出生后,毛主席更常去女兒家了。主席喜歡孩子,一來就逗著玩。這樣美好的場景,有人看不慣。李敏為了不讓父親為難,于1963年和孔令華商量好后搬出了中南海。
李敏受父親的影響,平時吃穿都不講究。她出門買菜時,老撿便宜的買;穿的衣服,常年是一套布軍裝。有人勸她換一套好點的衣服,李敏說:“好衣服我有,令華給我買的,平時不舍得穿,留著會客時穿。”
李敏和孔令華都很低調,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污蔑李敏是“516分子”,是蘇修特務;指控孔令華是埋在毛主席身邊的“定時炸彈”。李敏因病住在301醫院,情況不是太糟,而孔令華的處境就很差。為此,毛主席通過王海容給38軍領導打電話,說孔令華是好人,事情才算平息下來。
李敏小時候是在蘇聯生活了幾年,但她是去陪伴自己的母親賀子珍。當年,賀子珍在莫斯科生下了一個男孩,孩子不幸早夭。為了緩解賀子珍的悲痛心情,毛主席把4歲的李敏送去蘇聯。沒多久,蘇德戰爭爆發,母女倆在異國他鄉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李敏吃盡苦頭,經歷過從鬼門關走一遭的劫。在蘇聯的生活,李敏的記憶是苦多樂少。把她和蘇聯特務聯系在一起,完全是別有用心之人的惡意栽贓!
運動初期,李敏就鐘赤兵處境艱難的問題,特地向毛主席作了匯報。紅軍時期,鐘赤兵受重傷。當時敵機來襲,賀子珍為了保護鐘赤兵,不幸被彈片擊中。鐘赤兵為革命事業成了殘疾,毛主席對他印象特別深。當李敏提到鐘赤兵,毛主席就說:“他是好人,打仗打出來的。”李敏保護了好多老干部,只是她后來也很難見到父親了。
李敏被收走了中南海出行證,每次去還要打報告。難怪在毛主席病重時,見到李敏,主席會“埋怨”說:“你怎么不常來看看我呢?”為了不讓父親擔心,李敏沒有說出實情,并不是她不愿意去,而是現實情況、她進不來。
毛主席去世后,李敏悲傷萬分,把自己藏在離家。她總是在毛主席像面前,訴說著什么。但是,四片烏云被驅散后,李敏的心情稍微有了好轉。她和人民走上街頭,唯一一次參與了游行隊伍,不過,令她沒料到的是,她頭上的陰霾卻沒驅走。
李敏沒工作了,多位老干部都發聲支持她。有萬里同志、羅瑞卿、黃克誠、朱云謙等等。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李敏寫報告要求解決問題。為了讓李敏盡快工作,余秋里提出把李敏調到總政治部來。
毛主席的離去,對李敏打擊很大。1984年,賀子珍病逝,對李敏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李敏在事業上不得意,親情上也遭到打擊。她本就不愛說話,就變得更加沉默了。孔令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很長一段時間里,孔令華給李敏找了很多大夫,但醫治并非去根,李敏的狀態時好時壞。
孔令華擔心妻子,38軍的領導決定向北京軍區的領導反映,把孔令華調到北京去,這樣方便照顧李敏。孔令華曾多次勸李敏出去看看,但李敏哪里都沒有去,政治上的問題,始終是她的一塊心病。
1993年,孔令華就李敏的情況向中辦反映。3年后,中辦主任親自去探望了李敏。同一年,總政的人打來電話,稱軍委已經有了批示,李敏從7月1日起,就能享受副軍級待遇了。
李敏的情況終于得到了解決,她往后也開始逐步地去參加一些有關毛主席的紀念活動,慢慢地打開了心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