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的關鍵轉型期,課堂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其建設水平直接決定著本科教育成色。
一堂好課不僅是知識傳遞的載體,更是塑造學生專業思維、培育實踐能力的孵化器。當課堂建設能夠精準對接行業需求、科學構建認知體系、有效激發創新潛能時,學生方能在專業領域筑牢根基,為未來的學術深造、職業發展和創新創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在這條教育變革的賽道上,文華學院以課堂建設為突破口,構建起“教學相長、知行合一”的育人閉環,其探索實踐為應用型高校高質量育人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標準答案”。
近日,經湖北省教育廳評選并公布,本年度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中,文華學院教學團隊的《廣告設計》課程,上榜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公示名單。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框架,構建了“自主+互動”雙軌并行的學習場景。線上平臺整合了系統化的教學視頻、案例庫及拓展資源;線下課堂則聚焦實踐操作與互動交流,通過案例研討、提案模擬、小組協作等形式深化知識應用,形成了“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閉環。
其實,這樣的“一堂好課”在文華學院并非個例,也絕非毫無建設根基的“空中樓閣”。面對新技術革命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文華學院率先啟動課堂教學體系重構。從教師隊伍到辦學硬件,從育人平臺到課程建設,多維度促進質效提升。
據統計數據顯示,文華學院當前聘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和一批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學術帶頭人和管理者。組成了千余人教師團隊,自有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占94%,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占38%。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余人,博士生導師20余人。先后有39位兩院院士、著名專家學者到學校研討,推動學校建設發展與特色培育。
雄厚的師資力量支撐文華學院的發展,該校共設有8個學部、44個本科專業、8個專科專業的同時,更激勵該校在硬件設施層面尋求進一步發展。
當前,該校占地面積1845畝,建有武漢、紅安兩個校區,固定資產總值超過13億元,館藏圖書160余萬冊,全日制在校生18135人,已經建設成為規模龐大、質量一流、設施齊全、環境優雅的高質量校園,被譽為“武漢市高顏值校園”。
在硬件環境和師資力量雙域保障之下,文華學院在人才培養層面的特色優勢也正在廣泛形成。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該校與華中數控、中興通訊、金石興、嘉一高科等知名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10個育人平臺;獲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武漢大學生創業學院等多項榮譽資質。
近三年,學生獲專利51項,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立項32項,省級立項87項;在各類學科、文體競賽獲省級、全國性獎2313項;獲省市級以上志愿服務項目12項。僅2024年,該校學子就共計參加學科競賽87項,獲獎786個,其中全國性獎項332個、省級獎項454個。可見,扎實的課堂建設正在轉化為學生的核心競爭優勢,形成“教學-競賽-轉化”的良性循環。這些鮮活案例也正印證著:高質量課堂不僅是知識輸入的端口,更是創新輸出的源頭。
這種深度融合的課堂建設帶來的優勢正在顯現:文華學院生源質量與就業率居湖北省同類院校前列。近三年,首選物理、歷史科目的錄取分數線居全省同類民辦院校前列,新生平均報到率達95%以上,畢業生平均初次就業率87%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據第三方機構調研顯示,畢業生及用人單位對該校畢業生綜合能力滿意度均在96%以上,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這些數據背后,正是課堂建設構筑的能力基石在持續釋放能量。
站在高等教育變革的潮頭,文華學院用實踐證明:當課堂真正成為連接知識與能力、校園與社會的樞紐,當教學創新始終緊扣時代發展脈搏,應用型高校完全能夠走出特色發展之路。對于即將開啟人生新篇章的學子而言,選擇一所課堂有深度、實踐有溫度、發展有高度的學府,或許就是通向未來的最佳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