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智能:自然、人工、集體”中,MAD建筑事務所的裝置作品《一把油紙傘》在中國館室外草坪亮相。
作品靈感源自中國傳統油紙傘。裝置選取宣紙作為主體材質,并通過反復涂刷桐油,使其達到透光并防水的效果,再以現代結構之美重新詮釋尺度和形態,將傳統非遺材料工藝變成遮陰避雨的室外空間裝置。
材料及工藝分析圖
光譜分析圖
微氣候調節分析圖
威尼斯常年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明顯,常有大風陰雨,但天晴又暴曬。中國館的室外花園位于軍械庫場館盡頭。當觀眾步行觀展至此,需要的是一個休憩、沉思或放空的自然空間。
當觀眾走到“傘”下,仿佛置身于微型自然劇場,不僅能感受到變幻的光影,還能體驗到輕微的室內外溫差。
“一把油紙傘”不僅為觀眾提供避雨空間,還通過具有呼吸感的縫隙與半透的油紙,讓觀眾感受到外部環境;當烈日炙烤、空氣干燥時,傘內高處的霧化噴頭啟動降溫程序,傳統桐油材料與現代環境傳感系統形成鏈接,在露天場域構建出溫度、濕度、光感三重自適應的“生態力場” 。
傘體內部結合歐普照明SDL智慧光譜技術,可隨著外界天氣和光線變化。燈光在半透油紙上流轉,成為晝夜更替、共生共融的光影之亭。
油紙表皮會隨著天氣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泛黃、磨損,甚至消散和降解,以輕盈的姿態呼應室外裝置的非永久性,隨著展覽時間推移而“消失”,試圖在當下探討解決氣候危機下建筑與環境共生的語境中,找到一種新的浪漫解題思路。
該裝置作品正在第19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館展出,展期至2025年11月23日。
公眾開放日期:2025年5月10日 - 2025年11月23日
地點:Arsenale - Magazzino Delle Cisterne, Castello 2169/F - 30122 Venezia, Italy
作品名:一把油紙傘
設計團隊:馬巖松、黨群、早野洋介、姜云耀、周芮、楊雪兵、賀麟茜、黃俊弢、潘思熠、Valentina Olivieri
獨家燈光合作:歐普照明
結構顧問:RFR Shanghai
結構制作:遠東幕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