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師 趙姍 編輯|溫銘予
在廣東中山服裝產業帶一家制衣廠的車間里,電工師傅正忙著安裝幾個看似不起眼的感應照明開關。不遠處,新安裝的冷凝水回用系統正在收集可用的蒸汽。幾個月前,曹曦為其工廠報名參加了SHEIN的能效提升項目。
如今,簡單的照明改造、冷凝水回用系統和節能設備的更換,已讓工廠實現了12.6%的節水和16.2%的節電。不僅節約的費用已經覆蓋了設備升級的成本,更讓老板意外的是,隨之優化的空調系統使得車間溫度更為舒適,工人的招聘難度和流失率也隨之降低。
截至2024年,SHEIN已為供應商工廠落地650余項節能改造,累計為供應商節約成本近億元,年化減碳量達7.5萬噸。一系列能效提升項目只是SHEIN推動龐大供應鏈向綠色低碳轉型的一個微小縮影。
如今,一條“綠色即發展”的新路徑,正在被SHEIN與產業上下游伙伴們逐步打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時尚產業正悄然蛻變,從“跟隨者”“學習者”逐步成為規則的“定義者”。
供應商工廠的節能燈改造 (圖/SHEIN)
“小數怕長算”的能效升級,讓長期價值短期可見
耗能是原材料之外,制造業的核心成本,但中小企業對能耗開刀進行設備升級卻往往困難重重。
普遍情況是行情好時忙生產,沒人在意能效改造帶來的那“仨瓜倆棗”。“老設備反正也還能用”、“漏氣就漏氣,也浪費不了多少”、“哪怕只有一人在工作,整片區域也會亮著燈”……這是很多工廠在過去粗放式管理下的常態。
而行情不好時,對設備的投資又難以看到短期回報,加深企業主對現金流的擔憂。在廣東中山沙溪服裝產業帶,曹曦感慨,這是附近和他一樣的工廠老板們,在朝著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現實考量問題。
然而,看著每逢夏季就出現的工人流失高峰和冰冷的經營報表數據,讓這家成立十多年的老工廠決定必須要有所行動了。在成為SHEIN的供應商以后,曹曦很快迎來SHEIN針對供應商所推出的能效提升項目,這讓他覺得雙方簡直是“一拍即合”。SHEIN和節能專家進駐曹曦的工廠后,免費為其量身定制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節奏的節能改造方案。這些措施包括大到自動化設備的引進,小到節能燈和節水噴嘴的更換,以及更為細節的蒸汽用氣和空壓機壓力數據的調整,從細處、實際處切入,將種種環節考量在內。
在曹曦看來更重要的是,專家團隊不僅帶他去已改造工廠進行實地考察,還提供了可以量化的分析結果,幫企業更直觀地算清長短賬。扎實可靠的分析結果為合作伙伴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徹底打消企業主的顧慮。
其中,對曹曦的工廠改善最為明顯的,當屬空調系統的優化改善。此前,車間的冷氣是已經用了多年的水冷空調,但老板并沒有意識到,正是這些“反正也還能用”的水冷空調,導致了工人流失率的高企。在SHEIN能效改造專家的建議下,車間更新安裝了6臺吊頂空調。據工人們反饋,空調的汰換,讓他們的工作環境舒適了很多。這也大幅提升了車間工人的穩定性,“員工流失率降低了,很多來試工的人也愿意留下來。”
更讓曹曦沒有想到的是,在多項節能改造方案的實施下,曹曦工廠今年5月份的電費同比還降低了7%,新空調真正實現了提效降本,而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卻出現了明顯提升。
“剛開始確實沒想到效果會這么明顯。”曹曦表示,工廠管理層看到專家團隊分析出要投入的數據后,總覺得要兩三年才能回本。但是,在2024年經營報表出來后,“發現一年下來我們投入的費用已經回本了,現在已經是純賺的了。”
“大數不怕算,小數怕長算。”如今,這已經成為了像曹曦這樣參加了SHEIN能效提升項目供應商的共識。在廣州,另一家SHEIN的供應商工廠負責人表示,參與SHEIN能效提升項目實施的半年內,其工廠就實現了13.9%的節電率,通過引進吊掛系統等高效能設備,僅半年時間就節約了5萬-6萬元成本。
(圖/SHEIN)
自2022年起至2024年底,SHEIN陸續落地了一系列兼顧定制化和普適性的節能減排升級項目。如今已推動供應商工廠實施了650多項節能改造措施,累計實現減碳量超7.5萬噸,相當于約617萬棵樹的碳吸收量;累計節水量超過120萬噸,相當于約150個成衣廠一年的用水需求;節電量超過2700萬度,相當于約54個成衣廠一年的用電需求;節約成本近億元。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供應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能收回節能改造的成本。
在業內看來,SHEIN的能效提升方案從精細處切入,以精準核算為抓手,讓能效提升、綠色減碳的長期價值短期可見,直擊合作伙伴的核心訴求,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
“開源”創新技術,讓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感知
如果說單點的能效提升是“節流”,那么SHEIN聯動合作伙伴和研究機構推動創新技術落地,則是更具戰略意義的“開源”。
SHEIN首先會將其多年深耕行業自研并不斷迭代優化的數字化工具免費提供給供應商使用,并從開發、生產、倉儲、物流等各環節進行全鏈路的信息化升級,讓整體的信息流轉、匹配和協同變得更加高效和精準。
“以前都是用Excel表格填數據,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經常會出錯。”周以寧是佛山一家數碼印花工廠的負責人,此前,因為花型相似、缺乏分類標簽等,每個月都會出現七八次“東貨西送”的情況。生產流程的落后與不規范,讓他頭痛不已。
自2018年與SHEIN合作以來,在SHEIN團隊的駐場輔導下,他的工廠成功完成了從0到1的標準化工廠改建和數字化升級。如今,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庫,生產全流程實現數字化管理,生產進度實時可視,工廠效率顯著提升。“以前我們只能請有經驗的師傅來做,實現標準化后,新人培訓3-5天就能做了。”周以寧介紹,如今他的數碼印花廠新手進來也只需短期培訓即可快速上崗。在數字化改造的推動下,實現了生產力和生產模式的雙升級。
數碼熱轉印是一種集綠色制造、柔性制造和智能制造于一體的新技術。為了推動行業持續向“新”向“綠”轉型,自2018年以來,SHEIN主動做起了數碼熱轉印技術的“首席推銷員”,在其自主品牌的上游供應商中積極推廣應用數碼熱轉印技術。根據全球測試、檢驗和認證服務機構必維國際(BV)的驗證,SHEIN應用的數碼熱轉印技術是一種零水資源消耗的印刷工藝。
SHEIN在牛仔產業中應用數碼冷轉印工藝(圖/SHEIN)
此后SHEIN還在牛仔產業中應用數碼冷轉印工藝,經驗證比傳統的牛仔生產工藝節水70.5%,其2024年采用該工藝生產牛仔服裝比2023年同比增加了90%。通過對合作伙伴“開源”創新技術,SHEIN持續推動服裝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2025年,SHEIN在技術創新領域持續深入,前不久,其攜手紡織領域頂尖學府東華大學,研發出新一代再生滌綸解決方案。該方案不僅擴大了回收材料范圍,廢舊紡織材料和PET瓶等滌綸材料都可進行反復回收,而且回收材料的性能能夠保持穩定,沒有顯著影響。這項創新為行業原材料采購提供了更大靈活性,在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的同時充分提升了社會的綠色效益。
“4+1”體系賦能柔性制造,以“按需時尚”重塑行業變革
綠色減碳是SHEIN供應商賦能體系的一部分。從單點升級到全鏈賦能,SHEIN已構建了覆蓋產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體系。正如ECDB近期數據所顯示的,SHEIN正超越沃爾瑪、耐克等,成為全球時尚電商領軍者的核心。這既離不開其柔性供應鏈的生產創新,也離不開其作為新型鏈主企業對全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賦能的模式創新。
在東莞虎門鎮的服裝產業帶,鄭文和陳曼夫婦經營的工廠被同行們戲稱為“禁區”,因為他們專攻高難度工藝的復雜款式服裝生產。這類產品在傳統產業中意味著三重挑戰:生產工藝復雜、管理難度大、庫存風險高,是許多跨境服裝供應商避之不及的領域。
SHEIN通過其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工具,為供應商構建了完整的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實現了從前端的市場洞察和趨勢預測,到后端產品企劃和生產管理的全鏈路數字化賦能,顯著提升了供應鏈的響應和敏捷性。截至2024年底,SHEIN已在技術創新上累計投入1.7億元,為鄭文和陳曼這樣的供應商及產業升級提供技術、研發、工具等支持。
“最主要的還是SHEIN的賦能給了我底氣。”陳曼認為SHEIN的“小單快反”模式是自己這套打法能跑通的前提,通過首單小批量試水,依托實時銷售情況快速調整產量,不僅將庫存風險降到最低,更讓高難度款式也能實現持續上新。在傳統外貿模式下,長達半年的生產周期讓復雜工藝款式的風險成倍放大,而這種“前端按需時尚,后端柔性制造”的模式,既保證了工藝品質,又能持續為消費者帶來時尚新鮮感。
產業升級不僅需要技術賦能,還需要與之匹配的人才支撐。
2023年上半年,SHEIN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5億元,用于深化供應商賦能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落實資金2.5億元,通過覆蓋技術創新、培訓支持、工廠擴建、社區公益服務以及數字化支持的“4+1”賦能體系,全面深度賦能合作伙伴。在人才培養方面,SHEIN圍繞經營管理、產品開發、生產管理、備貨運營、品控管理等核心環節,通過“常態化+專項”培訓模式,持續提升合作伙伴的綜合競爭能力。其在2023-2024年間已經累計開展培訓上千場。
使用吊掛系統等新設備提升工廠能效 (圖/SHEIN)
近日,SHEIN宣布其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以及近期、長期科學減排目標已獲SBTi(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批準。這是SHEIN創新數字化按需時尚模式從源頭減少浪費,并在業務全流程推進綠色減碳的持續行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SHEIN的能效提升項目更多是給了我們方法論。”曹曦表示,如今,包括定期的空調清洗、每天專人巡視查看蒸汽泄漏情況等措施在內,能效提升已經成為工廠的常態化工作了。而綠色低碳轉型也已成為了周邊同類型工廠乃至整個服裝產業帶的共識,越來越多的工廠同行們開始來曹曦的工廠實地參觀考察,向他請教計算能效改造的成本收益賬。
當資本市場仍習慣用GMV增速衡量時尚消費市場時,SHEIN真正的價值早已突破傳統電商、鏈主范疇。這種將消費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綠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商業模式,讓整個時尚產業價值也獲得了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