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網上沖浪的時候,有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在海珠西買房的經歷。
他說,因為當初這套房是前業主急著出手,所以是以較筍的價格拿下的,當時還很高興,結果現在筍價變成小區的常價了,真的很擔心接下來還要往下掉。
評論區更是大型emo現場,大家紛紛大吐苦水。
再翻翻評論區,好家伙,海珠西,好像越來越多的二手盤,跌破四萬了!
越來越多樓盤,
跌破四萬
追溯到去年11月,翠城花園就陸陸續續開始出現失守4萬/㎡的成交,成交單價打回“3字頭”,主要集中在兩房。
而從今年4月28號之后成交的房源,不管什么戶型,通通跌破四萬,價格集中在3.8/㎡或者是3.9萬/㎡。
不過貝殼上顯示翠城花園5月份的均價為4.06萬/㎡,也就是說還是有成交重返4萬/㎡以上的。
但是,就在6月上旬,翠城花園的二手成交均價又再次下降,滑到3.87萬/㎡。
再看看現在翠城花園掛牌放售的房源,已經有好幾套掛牌單價3萬+/㎡的。
種種跡象表明,3字頭,真的已經開始成為翠城花園的常態了。
富力金禧曾經也是房價堅挺的代表,不過現在也沒能扛住。
今年5月,富力金禧成交了一套85.03㎡的兩房,成交價323萬,折合單價3.8萬/㎡。這不僅是首次跌破4萬/㎡大關,還創下近5年二手成交單價的最低紀錄。
類似的西北向的戶型在3月也成交了一套,為395萬,均價4.6萬/㎡。兩個月,價格直接跌了快兩成,下跌了17.4%。
目前富力金禧掛牌的房源不多,最低的為4萬/㎡。
同樣是海珠西學區房扛把子的光大花園,今年1月中旬,成交了一套低樓層的電梯兩房,建面為77.62㎡,成交總價為306萬,均價為3.9萬/㎡,這個價也差不多是這幾年來光大最低的成交價了。
而且這套房的成交也很久,23年年末掛牌,調價了10次之后終于賣出去了。
不過,光大目前狀況算好了,除了這套房,其他的成交依舊穩定在4字頭,還算穩得住。
此外,像金碧花園、保利花園、柏濤雅苑等曾經熱門的二手樓盤,也都出現了類似的價格下滑情況,曾經成交單價為5-6萬/㎡的房子,如今,二手成交全面進入3字時代。
海珠西的分化,
越來越明顯了
其實,海珠西的二手房價格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目前廣州的二手市場環境還處在以價換量,像昨天,70城房價數據出爐,廣州二手跌幅達到0.8%,那海珠西如何能獨善其身?詳情可戳:看了這數據,我懂了廣州最近的操作...
二是,二手房市場本身房源充足,供大于求,業主們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只能通過降價來吸引買家。
目前貝殼上掛牌的廣州二手為144959套,海珠為16425套,占據了11.3%。
再則是,一手房貼身肉搏是首要推手,不僅是卷使用率,卷配套,還卷價格。現在新房市場競爭激烈,各種優惠活動層出不窮,像是中交天翠,79平的房子現在降到380萬+可以上車,三房門檻還在不斷被壓低。
而像上述的海珠西二手盤,大部分樓齡都長達至少10年。產品迭代更讓老社區相形見絀。就拿翠城花園來說,至今面臨南北通透戶型少、樓距窄、車位比不足的硬傷。
加上廣州的名校集團化辦學不斷擴容,對于現在的新盤來說,配有一個不錯的學校幾乎儼然成為標準。
面對新盤“降維打擊”,二手業主不得不低頭。
在這種情況之下,海珠西的分化,也越來越明顯了。二手價格還在下跌,新房的價格大部分穩定在5-6萬/㎡。
這場樓市分化,說白了就是新舊交替的陣痛。
二手房靠著成熟配套打“感情牌”,新房憑借產品創新和規劃前景拼“硬實力”。
預算有限的剛需族,可以趁著二手房降價淘到不錯的筍盤;追求品質生活的改善型買家,也能在新房里找到心儀的房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