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微博的時候,看到一位博主分享了一個話題“經濟上行是什么樣子?”附上的一個回答令人回到了遙遠的多年之前。而在該微博下方,眾多網友寫出了自己的感受。
經濟上行的時候,去面試都能收到禮物,更新簡歷更是一天接到十幾個電話。而工作福利也不少,公司配發服裝,還有車馬費,逢年過節購物卡、高溫補貼等等。這些福利一天也不夸張,不說十年前,就是七年前,筆者所在的公司,應屆生參加筆試面試都有禮物拿;再往前推,筆者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公司年會抽獎抽的都是LV包包,更有實力的公司,年終獎抽的是寶馬汽車。
我們看看網友們針對這個帖子都是怎么回復的吧。
而如今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呢?網友萬人如海我深藏進去說“一個妹妹入職建筑公司需要自配電腦自購CAD。”
網友只想有錢的祝大牛2號說“我多少年沒聽到車馬費這個詞了,感覺已經是遠古時代了”
好好健身吧說“現在連賓館都倒閉了。”
退休退休快退休吧 說“ 以前公司每月發水果都是按筐發的。現在甚至食堂的免費空湯都沒了 ”
從當前全球經濟情況來看,目前仍處于經濟低迷時期,作為普通人,要做好應對,度過這段艱難時期。
面對經濟下行普通人如何應對?
1、守住財務安全線
清償高息債務:優先償還信用卡、網貸等高利率負債,避免利息吞噬收入。
建立應急儲備金:儲備3-6個月家庭支出的現金,應對失業或突發醫療支出。
理性消費:削減非必要開支(如奢侈品、頻繁旅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消費方式。
2. 提升個人競爭力
學習新技能:聚焦數字化技能(數據分析、編程)、實用技能(短視頻運營、新媒體寫作)或行業核心技能(如制造業的智能化技術),增強職場不可替代性。
發展副業:利用現有技能接外包項目(如設計、翻譯),或嘗試低成本副業(社區團購、手工藝品銷售),增加收入來源。
3. 適應產業轉型趨勢
關注新興領域:人工智能、綠色能源、大健康等產業是未來增長點,可提前布局相關知識或職業轉型。
靈活調整職業路徑:若主業受沖擊,可考慮向技術型、復合型崗位轉型,或加入新興行業(如新能源汽車、AI應用開發)。
4. 保持身心健康
管理壓力:通過運動、冥想、社交支持緩解焦慮,避免因經濟壓力影響決策能力。
長期視角:接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常態性,避免盲目攀比,專注于自身能力的積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