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最近有一個詞非常流行,叫做“尼特族”,而且這類人的數量已經達到2.6億人,非常令人吃驚。
尼特族簡單來說,就是既不讀書,也不工作,更沒有參加任何讀書或者工作方面的培訓,漂離在主流社會之外的這些人,說啃老也不為過,更可怕的是這類人年輕人居多,為何會這樣呢?
他們不是不想動,是真的動不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家里面,或者周圍鄰居家的孩子,讀了一個好學校,但是畢業后,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每天待在房間里。
他們門一關,就是一個世界,不找工作,不愿社交,也不提未來,你心里那把火,是不是快要把房頂都燒穿了?
很多人一張嘴,就是一句“太懶了”,或者干脆給扣個“新型啃老”的帽子,覺得這些名校畢業的孩子,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眼高手低,簡直是在浪費父母的心血。
但你真走近了看,會發現他們臉上寫的不是“懶”,而是“累”,是一種被現實反復抽打后,精疲力盡的疲憊。
他們中的大多數,投出去的簡歷比誰都多,被拒的次數也比誰都慘,每一次“已讀不回”,每一次“感謝參與”,都像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
最后,他們選擇把自己關起來,不是因為享受這種生活,而是這間小小的臥室,成了他們躲避外界審視和自我懷疑的唯一堡壘。
他們不是不想動,是心里那根弦,已經繃得太緊,再動一下,可能就斷了。
三座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
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因為在他們單薄的肩膀上,不知不覺已經扛了三座看不見的大山。
第一座山,叫“父母的恩情”,“我辛辛苦苦供你讀到碩士,不是讓你去送外賣的”,這句話聽著是愛,落到孩子耳朵里,就是一道必須體面的“緊箍咒”,這份愛太重,讓他們不敢輕易“將就”。
第二座山,叫“自己的臉面”,寒窗苦讀十幾年,刷了多少題,熬了多少夜,才擠進名校的門,眼看著同學進了大廠,進了體制,拿到了光鮮的offer,自己卻兩手空空,或者只能找到一份月薪三四千的工作。
這感覺,就像一個苦練多年的武林高手,出山后發現,自己的絕世武功,居然只能去街頭賣藝,這種落差,讓他們寧愿停下,也不想在別人的眼光里“認輸”。
第三座山,也是最重的一座,叫“時代的浪潮”,這已經不是個人努努力就能逆轉的局面了。
留給年輕人的好牌越來越少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1200多萬,也就是說,每年都有一座超級城市的人口,涌向一片正在縮水的求職沙灘,別說一本二本,就算是頂尖學府的碩士博士,想找份稱心的工作,都得脫層皮。
過去十年,那些能讓應屆生一步登天的風口,一夜之間,風都停了,互聯網大廠裁員,地產行業熄火,教培更是直接被一鍋端。
曾經那個靠著PPT就能融資,應屆生也能年薪幾十萬的黃金年代,像一場夢一樣,醒了,新的機會有嗎?
當然有,新能源、硬科技,聽著都很好,但這些地方,要的是能直接上戰場的特種兵,而不是需要從頭教起的新兵蛋子。
企業現在變得異常精明,它們不再有耐心花幾年時間培養你了,它們要的是“來之能戰”的熟手。
于是,一條尷尬的死路擺在面前:往上走,通往精英崗位的門縫太窄,擠不進去,往下看,那些基礎的、瑣碎的崗位,自己又不甘心去“匹配”。
高不成,低不就,無數年輕人,就這樣被卡在時代的夾縫里,進退兩難,考公、考研,成了最后的避難所。
可幾百上千人搶一個位子的慘烈,注定讓大多數人成了陪跑的分母,耗盡了時間,也磨平了心氣,這種無止境的“等待”,代價遠比想象中昂貴。
最直接的是錢,有研究說,畢業后第一年的失業,可能會在你未來的職業生涯里,留下一道長達二十年的“薪資傷痕”,你四十歲時的收入,可能比同齡人低五分之一,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銹蝕”,一次次的求職失敗,會像砂紙一樣,一點點磨掉你的自信,你會開始懷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很差?”“我過去十幾年的努力,是不是一個笑話?”
然后,社交圈慢慢萎縮,生活開始晝夜顛倒,從逃避社交,到恐懼社交,最后徹底把自己鎖起來,日本那些與世隔絕幾十年的“蟄居族”,很多就是這樣開始的。
父母的耐心和積蓄,總有被耗盡的一天,更殘酷的是,當他們終于鼓起勇氣想走出去時,會發現就業市場對“大齡應屆生”更加苛刻。
企業既想要應屆生的年輕聽話,又想要社會人的經驗豐富,簡直把便宜占盡了,時間不只偷走了你的錢,還把你的靈魂,一點點變鈍了。
先把自己從泥潭里拔出來,再談要去哪
那是不是就真的沒救了?當然不是,對于這些被困住的年輕人,最重要的,是先動起來,打破“越不動越恐懼”的死循環,哪怕是去接受一份自己看不上眼,甚至有點枯燥的基礎工作。
老輩人有句話說得特別對:“先上車,再找個好座位”,沒人規定,你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必須閃閃發光。
先找個地方落腳,讓自己的生活恢復規律,重新建立和真實世界的連接,在和同事的交往中,在完成一件件具體而微小的工作里,你會慢慢找回那種久違的“掌控感”。
更重要的是,你開始有了履歷,有了經驗,有了可以作為跳板的第一塊石頭,這比在房間里空想一百遍未來,要有用一萬倍。
這個時代對年輕人來說,確實不那么友好,迷茫和焦慮,幾乎是每個人的標配,但最重要的,永遠是邁出第一步。
先把自己從那個令人窒息的泥潭里拔出來,腳踩在堅實的土地上,再去談詩和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