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密云區果園小學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且意義重大的期末復習教研活動。這不僅是對本學期教學成果的回顧,更是教育人互相充電的能量站——因為優秀的老師,永遠在成長的路上!
復習探究
在此次教研活動中,課堂成為了教學智慧的展示舞臺。李躍老師與五4班學生結合學期重點知識——立體幾何,通過展示交流優秀學生作業、班級作業數據統計分析,確定立方體的“切”為本節課的復習重點。之后,李老師選擇學生的作答,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對同學的解題過程判斷正誤,再由此分析解題思路。在這樣的辨與辯中,學生經歷了證實與證偽的過程,將長正方體的相關知識靈活運用,達到鞏固提升的目的。
李老師的復習課,從學生實際情況入手,確保復習的針對性。當然,在課堂交流中,教師還是要進一步考慮復習課的話語權,讓思維受阻的學生暴露自己的所思所想,再通過生生交流,助其打通受阻關節,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復習課中有所發展。
倪婉婷老師從四1班學生閱讀這個痛點切入,在課前梳理歸納本學期單元閱讀要素的基礎上,通過課文回顧-初試身手-實戰演練-學有所成四個活動,讓學生經歷自主答題、互動交流、歸納提煉、學以致用的閉環,將閱讀作答的方法入腦入心。
在復習過程中,倪老師能夠把學生推到課堂中央,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提煉答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繼續退,有些答題策略在生生交流中學生有能力進行概括。
就在四1班的語文課堂張弛有度地進行中,一只小精靈闖了進來,許是學生們的交流研討的聲音,亦或是學生們認真作答的態度吸引了這個小家伙兒吧!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轉移,倪老師沒有簡單喝止,而是巧妙地以共學來化解這一突發狀況,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更拉進了師生間的情感距離。
專家導航
“撥霧指津開慧眼,云開月現見天明。”作為長期在三尺講臺耕耘的教師,面對學期復習,常常會有雜亂無序、顧此失彼的困窘。今天,學校專門聘請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郜舒竹教授入校聽課指導,為語數教師的期末復習撥云見日。
郜教授首先讓老師思考兩個問題:(1)是誰復習?(2)為什么要復習?由此,引發教師對自己復習計劃與實施的反思。
結合語文閱讀,郜教授提出了閱讀理解“三提”,即提取(根據閱讀需要提取相關信息)-提煉(不同信息間建立網狀關聯)-提升(講清自己的看法)。前兩個都屬于記憶層面,是閱讀理解的基礎,“提升”則屬于創造性活動,是更高層面的閱讀素養。
結合數學復習,郜教授強調提高成績兩步法:一是會做的題要做對,二是讓會做的題更多。由此結合李躍老師的課,強調解題指導不是解這道題的方法,而是想到這種方法的想法最為重要。
最后,郜教授以三個進階層級總結復習的目的:第一階“查漏補缺”,需要精準分析;第二階“溝通聯系”,努力在關聯中讓學生腦中的知識越來越少;第三階“拓展應用”,以解決非常規問題發展學生的思維。
學有所獲
本次復習教研,語數教師全程參與,通過觀課研討、專家講座,進一步明確復習的策略,對自己班級的期末復習有了更清晰的架構,明確復習切入點,把握復習節奏,從而讓期末復習成為提質增效的助力。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讓我們珍視復習環節,在查漏補缺、提點策略的過程中,點燃果小學子的學習熱情,以積極飽滿的狀態上好每一節復習課,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