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伊朗與以色列爆發近年來最猛烈的直接軍事沖突。空襲、導彈與無人機往返交火,目標直指能源設施、軍政中樞與城市居民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也令中東地區的航運安全與能源物流鏈條驟然緊繃。伊朗作為我國重要的礦物原料、能源進口國,此次沖突無疑也會打擊到我國重要基礎行業,在看不見流血的貿易戰爭中,美以也在對我國經濟大力轟炸。
另外,當地16日伊朗反對派電報頻道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被炸身亡48小時后正式官宣!又據新華社消息,以色列軍方17日在社交媒體上說,已經打死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阿里·沙德馬尼。
一時之間,多方已證實和未經證實的消息亂飛,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恐慌。
高級顧問阿里曾擔任伊朗防長
2025年6月13日,在新一輪伊核談判開始前兩天,以色列對多個伊朗軍事和核設施進行打擊,并暗殺了伊朗軍方多名高層官員和核科學家。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14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因傷勢過重離世。
1955年,阿里出生在伊朗。據介紹,阿里深得哈梅內伊信任。
1989年,哈梅內伊任命阿里為伊朗海軍司令,幫助重建兩伊戰爭后的伊朗海軍實力。
1997年8月到2005年8月,阿里擔任伊朗國防部部長。
2013年到2023年,他又擔任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秘書。
據介紹,伊朗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是參與制定國家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的重要機構,總統擔任主席,總統直接指定1名秘書負責日常工作。
202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圣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被殺身亡后,阿里影響力大漲。
▲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阿里·沙姆哈尼
阿里之子借石油偷運兵器?
據此前媒體報道,阿里之子侯賽因·沙姆哈尼創建了一個大型商業帝國,是一位低調的石油大亨。
報道稱,2022年迪拜一家名為米拉沃斯的集團橫空出世,在全球能源市場贏得了巨大影響力。十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總部位于迪拜的米拉沃斯集團通過銷售出口自伊朗、俄羅斯的原油,已賺取數十億美元,而米拉沃斯背后的低調神秘老板正是侯賽因。不過侯賽因否認自己涉足大宗商品行業。
沙姆哈尼的商業帝國涉及石油、航運和金融,規模龐大且高度隱秘。美國已對其部分相關公司實施制裁,但執法面臨挑戰,特別是俄羅斯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使美國的追蹤和打擊此類貿易更為困難。
根據彭博社援引美國官員及熟悉其交易的人士披露:伊朗高官之子侯賽因·沙姆哈尼已成為向俄羅斯提供伊朗武器的主要推手。這位伊朗石油大亨在悄悄融入西方金融體系的同時,也成為負責通過里海向俄羅斯運送武器的商人之一,這些武器到達俄軍手中后協助莫斯科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軍事行動。
根據十多位美國、英國和歐洲官員以及直接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沙姆哈尼的金融帝國擁有1支包含數十艘船的艦隊,包括油輪和貨輪。 沙姆哈尼通過其管理的一系列公司,包括總部位于迪拜的一家船運公司,自去年起開始使用至少2艘船只穿越里海運送導彈、無人機零部件及軍民兩用貨物。由于信息敏感,這些人士要求匿名。
尚不清楚由沙姆哈尼的商業網絡控制的船只運送了多少武器及其具體部署情況。知情人士稱:為避免留下書面痕跡,武器未列入貨運清單。
伊朗最高領袖和最高軍事指揮官身亡?
伊朗反對派消息來源未經證實的報道稱,該國最高領袖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在以色列對德黑蘭的襲擊中喪生。伊朗反對派電報頻道稱,其死訊將在未來48小時內正式公布。關鍵的是,這些說法尚未得到任何獨立或官方消息來源的證實。
另外,當地時間17日,以色列軍方在社交媒體上說,已經打死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阿里·沙德馬尼。
以軍稱,沙德馬尼是伊朗事實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之一,并被認為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最親密的人之一。
目前伊朗方面尚未證實。
沙德馬尼
石油和鈾濃縮計劃是導火索?
以色列《國土報》早前報道稱,上周五以色列發動空襲后僅數小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就被緊急轉移至德黑蘭東北部的一處地下掩體。報道稱,哈梅內伊目前正與全部家人在拉維贊(Lavizan)避難所內。早在2024年4月和10月伊朗對以色列發動襲擊時,他就已躲進該地堡尋求庇護。
報道補充說明,以色列在行動首夜并未對哈梅內伊實施斬首行動,旨在給予他最后機會徹底放棄鈾濃縮計劃。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于5月31日發布了兩份關于伊朗核計劃的報告。其中一份報告是例行報告,每三個月發布一次,概述了伊朗核計劃的現狀,并披露伊朗已將鈾濃縮率提高至60%的高水平,目前庫存量為408.6公斤,高于2015年協議設定的3.67%的上限,但低于制造核彈所需的90%。
根據IAEA的指標,如果進一步濃縮至武器級,這一數量的鈾足以制造約10枚核彈。專業評估估計,伊朗只需不到兩周的時間就能將這一數量的鈾轉化為濃縮度達到90%的裂變材料——即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水平——之后還需要幾個月(不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制造出一枚核裝置。
在此背景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重申,伊朗作為唯一生產高濃縮鈾的無核國家,其高濃縮鈾產量和積累大幅增加,令人“嚴重關切”,因為這種濃縮水平沒有任何民用價值。
主要目的還是牽制中國發展
伊朗是我國重要的原料、能源進口貿易國之一,以伊沖突的升級會對我國礦業有重大影響,從而牽制、打擊我國經濟發展,相信這也是美國從中烘火的主要目的。
中國每年要進口超過1200萬噸的甲醇,其中300萬噸來自伊朗,若戰火切斷波斯灣航運,塑料、涂料產業成本將驟增。硫磺是固態電池和新材料,我國國內產業鏈有47%依賴進口,而伊朗是關鍵供應方。
盡管多數中東出口的干散貨(如石膏、硫磺、尿素)可由其他區域替代,但市場情緒對沖突極為敏感。
2025年6月13日,伊朗阿巴斯港發生爆炸,導致全球70%的天青石(碳酸鍶核心原料)運輸受阻。伊朗天青石礦品位普遍在85%以上,遠高于國內礦石(35-60%),且開采成本低,成為中國企業首選進口來源。國內天青石有接近一半來自進口,其中又有70%以上來自于伊朗。短期物流恢復無望,原料供給缺口進一步擴大。
碳酸鍶雖是較為冷門的化工品,卻是手機屏幕、電動車電機等必不可缺的原材料,伊朗坐擁全球45%高品位天青石(礦石純度85%+),一旦斷供,碳酸鍶價格或暴力拉升,并沖擊消費電子、新能源產業鏈。
另外,伊朗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儲量和第四大原油資源。從能源上看,霍爾木茲海峽承擔全球30%石油海運量,若沖突導致其關閉,將引發大宗商品運輸癱瘓。
2025年6月14日,以色列轟炸伊朗沙赫蘭石油設施引發大火,南帕爾斯氣田和Fajr Jam天然氣廠受損停產。
伊朗遭打擊的油氣田及煉油設施
以色列和伊朗的沖突大幅升級,已經對全球能源行業產生沖擊,影響到油輪運輸、供應流動和價格波動。最令全球航運市場警覺的是,伊朗高層于6月15日公開表示,“正在考慮關閉霍爾木茲海峽”。這條33公里寬的水道,是全球每日約20%原油與近30%LNG出口的咽喉。
伊朗每天150萬桶的原油出口中有大部分都是通過哈爾克島裝運的,這是中國獲取原油供應的一個重要來源。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運輸要經過這條海峽,一旦中東爆發更大規模的沖突,導致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短期油價可能會達到120-130美元的水平,長期封鎖將重創全球供應鏈 。
而據了解,伊朗作為僅次于美俄的全球第3大天然氣生產國,受到以色列擴大攻擊后,每日1200萬立方米天然氣產能被迫暫停,全球天然氣產量收緊,或將導致后續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
而這些對我國礦產、能源、海運都是不小的打擊。
以色列野心勃勃,消息真假難辨
伊朗問題專家麗莎·達夫塔里在接受采訪時分析稱,阿里被殺應是以色列深思熟慮后的選擇。“這凸顯了以色列的雙重野心,不僅是針對伊朗核問題的野心,還是向其權力結構本身發出明確威脅。”
而關于最高領袖和最高軍事指揮官也遇襲身亡,如果消息屬實,對伊朗高層打擊頗大,如果消息不實,也能短暫讓伊朗軍民自亂陣腳。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宗教領袖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統管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比總統權力都大,且是終身制,哈梅內依自1989年接任已故前宗教領袖霍梅尼后,一直干到現在。
如果仔細分析哈梅內依被炸身亡的消息,就會發現許多疑點:
一、官方媒體沒有證實。
二、是西臘媒體的猜測,雖然打著伊朗反對派的旗號,但卻沒有準確的消息來源。希臘有挑拔伊朗內部之嫌。
三、內塔尼亞胡雖然殺瘋了,但不傻,心里有數,除掉哈梅內依,并不能使伊朗“徹底放棄鈾濃縮計劃”。也就是說,伊朗“徹底放棄鈾濃縮計劃”并不是與哈梅內依劃等號,否則以色列也早就下手了。
另外一點,以色列媒體16日上午發文稱給哈梅內依機會,同日下午,希臘就曝出斬首哈梅內依,這在時間點與邏輯上可能嗎?
據報,當地時間16日,以色列一家媒體在報道中稱,以色列在最初的軍事行動中完全可以定點清除哈梅內伊,而且以色列情報機構已經明確得知哈梅內伊已經轉移至了德黑蘭東北部地區列瓦贊的一處地下掩體,報道中稱,內塔尼亞胡之所以沒有下令對哈梅內伊展開行動,完全是給了哈梅內伊一次機會,并且希望他能夠做出明智的選擇、徹底拆除伊朗境內所有與核計劃有關的設施。
綜上,網友分析哈梅內依被以色列斬首疑點重重,可能性不大。
來源:綜合自紅星新聞、央視新聞、藍德智庫等
添加小編微信可進行業交流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