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孩子將是一個離你而去的獨立的人,你的任務就是幫他完成獨立。孩子有著無人能預測的潛能,有自己的未來和成長軌跡,不是父母和老師所能規劃的。俯下身去,帶著欣賞的心態,聆聽孩子的話,關注他做的事;陪在孩子身邊,卻要力爭“隱身”,只在他需要和迷茫的時候“顯形”。
02.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這句話雖然有點夸張,但也有一定道理。給孩子的教育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今天這篇文章,推薦給家長看看!
03.教育要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04.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有教養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
05.富裕可能是另一種教育資源。但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反而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06.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必要的,但給13歲前后的孩子講道理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姿態,姿態比道理更重要。否則,孩子會厭惡、反抗。孩子會說:你講的話都是對的,但你講話的那個樣子很令人討厭。
07.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08.夫妻關系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爸爸如果不尊重妻子,那么,他的兒子就可能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媽媽如果不尊重丈夫,那么,她的女兒或許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09.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平,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10.應該去留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也需要警惕那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性格也好,但也有孩子學習成績很好,性格卻有缺陷。
11.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徹底放棄了自己的休閑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
12.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身體好的人,生活也更陽光。
13.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老實”“認死理”。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愿意吃小虧的人,將來可能會“占”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14.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的時候喜歡弗羅斯特的詩句:“兩條路在樹林里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這很正常,不要擔心。或許他以后,會選擇人走得多的那一條。
15.在孩子3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后,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后松,無效的教育是先松后嚴。
16.心底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17.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往往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18.表現優異的孩子,往往有位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媽媽,還有一位認真、有條理、懂禮貌的父親。
19.父母容易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并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20.如果不是特別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