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12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當人們沉溺于感官刺激、物質誘惑和外在追逐時,內心便逐漸迷失,精神也隨之崩塌。真正的智者,懂得節制欲望,追求內在的充實,而非被浮華所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資本一次又一次的對人性弱點的利用,折射出整個社會價值觀與道德觀的靈魂拷問。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回歸老子所倡導的“知止”之道——克制欲望,守住本心。
曾幾何時,社會上流行起一句譏諷之語:“科技盡頭是放貸!”這如同一記振聾發聵的重錘,敲響了當代社會道德與經濟發展的警鐘。當我們回望那些曾以技術為名、創新為志的互聯網企業,如今卻紛紛投身借貸之潮,仿佛整個科技產業都在悄然轉向“金融化”的軌道。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商業轉型,而是一場深層次的社會價值觀滑坡。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二章中寫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段話雖出自兩千五百年前,卻如同一面明鏡,照見了今日社會的種種亂象。
所謂“五色”,是視覺的迷亂;所謂“五音”,是聽覺的迷失;所謂“五味”,是口腹之欲的泛濫;所謂“馳騁畋獵”,是欲望的縱情奔放;所謂“難得之貨”,是物欲橫流下的貪婪追逐。這些現象,在現代社會中并未消失,反而借著科技的外衣披上了新的面具。
昔日的“難得之貨”已不再是玉器金帛,而是信用額度、消費貸款、分期付款和各類“秒到賬”的網貸產品。資本的觸角,正以科技之名深入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騰訊微粒貸、360借條、小米金融、百度度小滿、阿里巴巴借唄、京東白條,美團金服……這些平臺打著“便利”、“低息”、“秒到賬”的旗號,將信貸包裝成生活的必需品,誘導年輕人提前消費、超前負債,最終陷入“拆東墻補西墻”的惡性循環。
這正是老子所警示的“心發狂”。一個人一旦沉迷于外在的物質誘惑,內心便逐漸空虛,精神也隨之崩塌。當一個社會的整體價值觀被物欲主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定都將受到嚴重沖擊。債務問題不僅僅是個人財務困境,更是集體道德失序的表現。
老子提出“為腹不為目”,意即追求內在的滿足,而非外在的炫目。他主張“去彼取此”,摒棄浮華,回歸本真。然而,我們今天的科技企業似乎背離了這一原則,不再以服務人民、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而是將科技作為收割利潤的工具,甚至不惜將底層老百姓推向深淵。
我們不禁要問:科技為何淪為放貸的幫兇?答案或許就藏在“失道”二字之中。當制度缺乏對資本的有效約束,當監管滯后于風險的蔓延,當社會整體喪失了對“節制”與“知止”的敬畏,那么科技的發展就會偏離其應有的軌道,變成少數人操控多數人的利器。
中國自古以來強調的是順應自然規律、克制欲望、守中持衡。但今天的社會卻呈現出一種“反自然”的狀態——人們被各種垃圾電話、營銷廣告、社交平臺、短視頻交織刺激,消費主義大行其道,信用被濫用,債務成為常態。這種趨勢若不加以遏制,終將導致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態失衡。
老子說:“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真正的富有不是銀行賬戶上的數字,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節制。真正的強者不是擁有多少資源,而是能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在壓力之下不失方向。可如今,有多少年輕人因一時沖動借貸而終身困頓?又有多少家庭因為一人欠債而全家受累?
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現象正在代際傳遞。資本設下的陷阱,讓許多尚未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誤以為自己擁有了“自由消費”的能力,實則是提前透支了未來的人生。已經在各大網貸平臺上留下了不良的信用記錄。他們誤以為自己擁有了“自由消費”的能力,實則是提前透支了未來的人生。這正是現代版的“心發狂”。
面對如此局面,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憤怒與指責的層面,而應從思想根源上進行反思。破局之道在于“找回道”。這個“道”,是社會運行的規律,是經濟發展的邊界,是人生價值的方向。我們要重新建立對信義的尊重,對規則的敬畏,對因果的認知。對于國家而言,必須加強金融監管,嚴控非法借貸,保護弱勢群體;對于企業而言,應回歸初心,用科技造福人類,而不是利用人性弱點牟利;對于個體而言,則要守住內心的清明,控制欲望,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唯有“知足”才能抵御物欲的侵蝕,唯有“知止”才能避免深陷泥潭。
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意思是:只有堅守自己的本位,才能長久生存;即使肉體消亡,精神也能永存。這句話放在今天依然意義深刻。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不應讓普通人輕易負債破產;一個真正進步的國家,不應讓科技淪為資本收割的工具。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個選擇開始,學會節制、懂得放下、回歸本心。愿我們不再做被收割的韭菜,而是成為命運的主人;愿科技服務于人,而非奴役人;愿信用成為信任的橋梁,而非陷阱的誘餌。
“科技盡頭是放貸!”這是人心失道產生的危機。唯有喚醒良知,重建秩序,方能走出迷霧,走向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