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一個月,中國酒業經歷了最復雜的情況。
5月18日,最嚴“禁酒令”出臺;618大促期間,即時零售攪弄風云;每天頻繁出現的“酒價”,不斷制造焦慮情緒。
情況越復雜,酒業應對也越積極:茅臺提出“初心論”,汾酒加碼年輕化……白酒回歸初心和謀劃未來的大勢正來。
但什么才是酒業的真相?混亂之下的行情、規律與趨勢是什么?今天舉行的2025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后文代稱德陽酒博會),用數據和頭部企業的思考,給出了一些答案。
特別是今天人民網評《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發出后,通過全新定調為白酒產業帶來陽光,德陽酒博會上的信息更值得研究。
川酒六朵金花聯手
以活態闡釋白酒的“含金量”
中國白酒是一個既現代又傳統的產業,川酒六朵金花(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以及二十朵小金花企業絕大部分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六朵金花的釀酒技藝全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川酒也成為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最多的省份。
6月17日,作為2025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的前置環節——四川白酒非遺釀造技藝傳承創新路徑研討會在德陽綿竹召開。川酒六朵金花的負責人都介紹了自己企業的非遺技藝的歷史由來和保護傳承情況,來自研究機構和政府的專家則就企業非遺保護與開發提出建議。
研討會上,四川食品發酵工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劉念認為,中國白酒產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白酒應該堅持傳統技藝為體、現代科技為用,從傳統的設備驅動向工藝渠道轉變,堅持設備剛性與人力柔性相結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學院院長張文學點評了六朵金花非遺技藝的特征,并從傳統技藝的變與不變、現代科技與白酒技藝、獨特性與多樣性三個維度分析四川白酒的現狀與未來。四川源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戰略顧問鐘杰認為,白酒非遺的價值在于因地制宜、天人共釀,他對白酒技藝能變與不能變的要素進行了分析闡述。
研討會結束后,川酒六朵金花還共同簽署了“非遺傳承 匠心釀造”宣言。六家企業都表示,要堅持白酒的非遺釀造技藝,也要運用現代科技來促進白酒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推動白酒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此外,在活動期間舉辦的國際烈酒評委會年會、“蜀道遺風·美酒風華”——文化傳承多元視角分享會、“劍南春杯”川酒釀造工匠大賽、2025年四川省白酒行業釀造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涉及了非遺釀酒技藝、白酒品評、白酒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知酒君認為,中國白酒區別于世界烈酒的特色就在非遺釀造技藝、古窖池以及對應的酒文化,這些是必須要傳承的老祖宗的智慧。而且當下的白酒產業,已經脫離了“酒以成禮,酒以養老,酒以成歡”古訓,白酒必須回歸傳統、回歸初心。
回歸本質筑內功
高質量發展才更有動力
酒業的高質量發展也是本次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多位領導在致辭時都提到了高質量發展,有多場活動關注高質量發展。
德陽市政協主席何明俊代表德陽市致歡迎詞,他認為四川國際美酒博覽會自2023年舉辦至今,已經走過三年歷程,為知名的美酒盛宴、文化盛會、合作盛典。今年,博覽會秉持“美酒香約·德揚天下”的主題,創新設立主展場、主銷場,內容更豐富、活動更精彩,為業界交流合作提供更大舞臺、更優展臺、更好平臺。
在開幕式主題致辭環節,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智能釀造,讓數字智慧與智能脈絡深度融入千年傳承的經典產業,精準鐫刻下每一滴美酒的品質與穩定。審美密碼與消費主張翩然而至,追尋個性,擁抱時尚,在醇香四溢的美酒世界里,尋覓并定義著屬于自己的歡愉坐標。我們正相約于開創的征途——以科技之智,為瓊漿玉液注入躍動的靈魂;借潮飲之勢,為千年佳釀披上時尚的華裳。這雙重的賦能,必將為酒業的壯闊發展,開辟出氣象萬千的全新通途!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玉中在致辭時表示,中國釀酒工業作為輕工業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持續健康發展,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社會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本屆博覽會緊扣“中國非遺年”主題,是探索酒文化價值創新表達、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的有力舉措。
在酒博會期間,劍南春舉辦了大唐國酒二期開釀儀式。新的生產車間,不僅傳承了劍南春千年釀造精華“五寶一格”:地利(北緯30度黃金釀酒帶)、水源(236萬年冰川雪水)、優糧(黃金配比原糧)、窖池(1500多年天益老號)、技藝(國家級非遺),五寶匯聚,最終淬煉大唐御酒風華;還運用了先進的智能化、自動化釀造設備,也是筑牢內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
此外,川酒德陽綿竹產區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酒韻田園·共富鄉村”2025和美鄉村與酒業融合發展座談會、第二屆中國酒業“華夏美學”大會都是聚焦酒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動。
識變、明變方能應變
行業謀求根本性革命
市場低迷、消費疲軟是白酒產業目前的現狀之一。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發布的《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上半年酒類生產企業和經銷的客戶數、客單價、營業額和營業利潤的減少比例高于增加比例,其中營業利潤負面情況最為顯著,利潤率有所減少的企業占比高達59.7%,政策調整、消費謹慎情緒和成本上升的影響明顯,凸顯行業整體承壓。
從行業來看,酒企、經銷商、產業鏈企業都存在明顯的壓力和悲觀情緒。《報告》展望2025下半年并表示,市場預期謹慎,流動性預期趨于穩定。
根據調研結果,《報告》向中國酒業提出了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分別是:穩健開局,共赴高質量發展;產能優化,從“以量謀大”向“以質圖強”升級;重構廠商關系,提速直銷模式;打通線上線下,構建全域數字化營銷體系;新技術滲透產業鏈,重塑消費場景;“文化+營銷”雙輪驅動,構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白酒國際化任重道遠,勢在必行。
上述措施,都是應對白酒與生活、煙火氣新趨勢的“改命性”舉措。
在第二屆中國酒業“華夏美學”大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四川省酒業協會首席顧問王少雄、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首席釀酒技術顧問、中國釀酒大師張五九、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于賡哲等領導專家就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給川酒、乃至中國酒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酒業取得今天的銷售近八千億、流通近兩萬億的輝煌成就,主要源于國家經濟的發展、源于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酒業人的努力。如今酒業遭遇調整期,酒業人應該理性看待調整期,主動出擊,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尋求突圍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