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蔡司大口徑雙筒望遠鏡的初印象,源自當年有幸跟寶島的蔡薛老師伉儷一起賞鳥的時候,注意到他們帶了一支20x60規格的大大號雙筒。這支鏡子實在是又大又沉,為保證能夠正常的使用(重量接近2kg),鏡身竟還自帶了機械防抖功能!許是看到了我滿臉寫著的既驚異又疑惑,蔡老師微笑著解釋說,單筒還需要腳架云臺,攜帶和使用不太方便,他們就把這俗稱“大大蔡”的大雙筒權當單筒用了,對付遠距離目標的效果要比常規雙筒好不少。
圖中是老款的大大蔡,如今的新款鏡身長27.5 cm,重1.66kg,售價更是高達1萬美元...
圖源 http://scopeviews.co.uk/Zeiss20x60.htm
接觸過雙筒的朋友應該都會注意到,望遠鏡上通常都會寫有一組數字,比如上面提到的 20x60 。這里面的20是指放大倍率,用來表示在望遠鏡的輔助下,所觀察到的對象能夠被顯示到多大的程度。一個在100m距離上的物體,通過20倍的望遠鏡來觀察,大致相當于以裸眼正常視力在5m距離上觀察的效果。
如果放大倍數理解起來可能還稍微有點兒繞的話,那60就非常簡單直白了,就是指望遠鏡物鏡(即朝向觀察對象一側的)的直徑,單位是毫米(mm)。正所謂“ 一寸長一寸強 ”,物鏡直徑越大,能夠匯集的光線也就越多,相對而言我們看到的畫面也就更亮,能觀察到的細節也就越豐富。
但是,物鏡越大,勢必意味著采用的鏡片也就更大,整體的結構重量也會隨之增大,不利于長時間穩定握持。因此,常規手持雙筒的物鏡直徑往往都在42mm以下。
可以說,放大倍率和物鏡直徑是一支雙筒最為重要的兩個技術指標,而且通過兩者還能計算得出另一個重要參數:出瞳直徑,即光線經過 望遠鏡后從目鏡出射的光束的直徑 。出瞳直徑(mm)=物鏡直徑/放大倍率,是一個固定數值。而人眼的瞳孔直徑會隨著周圍的亮度而變化,亮的時候瞳孔直徑2~3mm,昏暗的情況下,瞳孔會變大到5~7mm。簡單講,如果雙筒的出瞳直徑接近乃至大于人眼的瞳孔直徑,我們通過望遠鏡看到的畫面就會比較亮。反之,就會比較昏暗。
中間的光斑大小就是出瞳直徑。引自English 2024
由此,不難算出“大大蔡”的出瞳直徑60/20=3mm,在環境亮度較大的情況下,用起來肯定是蠻順手的,但若是光線比較暗的時候,可能就有點兒考眼力了。 不過,除了放大倍率、物鏡直徑和出瞳直徑這樣的一般規律之外,一支雙筒的實際表現還受到了鏡片材質、鍍膜工藝、光路設計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兩年多前,蔡司推出了全新的SFL(臻羽)雙筒,鄙號也發文介紹過,其后又出了8x30款。最近, 臻羽系列又添真·重磅新成員——8x50 !(以下簡稱850)
左840,右850
從外形上看,850自然是比840要大了那么一點點。不過,這是同門之間相比的結果,若是跟其他品牌的大號雙筒(物鏡直徑≥50)作比較的話,SFL850是目前市面上體積和重量最小的,長不過16cm,鏡身僅重855g。大小跟常規的標準雙筒(物鏡直徑42)相仿,卻有著50mm的大口徑,又延續了臻羽系列小而精悍的獨特氣質。
左840,右850
上850,下840
不僅是物鏡大了,850的目鏡也相應地變大,出瞳直徑更是達到了50/8=6.25,拿到手里的第一個直觀印象就是很亮,而如此大的 出瞳直徑在昏暗環境下的表現就更是令人印象十分之深刻了。
上840,下850
重量上看,手里這支“全副武裝”的840上秤778.5g,而帶上物鏡目鏡蓋和減壓背帶扣的850是930g,50的口徑能做到這個分量是相當可以了。蔡司自己家的Conquest HDX 8x56裸機重為1235g,而某奧地利品牌的8x56裸機也有約1225g。
之前有些疑惑為啥子大口徑的雙筒會有8x56這樣的搭配,但在學習過 出瞳直徑這個知識點之后,就恍然大悟了,56/8=7,正好約等于人眼在昏暗光線下瞳孔放大的最大值。而蔡司此次選擇50的物鏡,應該是在光學性能和體積重量之間做出的一個折中調和吧?
對了,還要講講視場(field of view,FOV)。這個參數表示雙筒在某個固定距離上的可視范圍,有用度數表示的,也有用1000m視場來表示的,個人感覺度數不如1000m視場來得直觀。以850為例,其標注的 1000米視場為131m,即用該雙筒觀察前方距離1000m的地方,能看到直徑為131m的范圍 。顯然,這個數值越大,覆蓋的范圍也就越大,相對而言也就更容易發現目標。
型 號
1000米視場(m)
SFL 8x40
140
SFL 8x50
131
SLC 8x56 WB
128
Conquest HDX 8x56
125
根據品牌官網各款雙筒相應數據整理
不過平心而論,標注數值上幾米的差距通過肉眼其實沒那么容易察覺。850用起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亮!不僅在昏暗光線條件下表現更佳,同樣的良好光線下,由于更大的進光量,給人感覺觀察到的細節也是更多。這一點對于夜晚觀星,林下觀鳥,或是小眾的夜觀(對,夜觀是需要望遠鏡的)用戶來說,應會大大提升體驗感。
最后,還是要講講個人感覺到的注意事項。首先,850隨著口徑的增大,手掌若是偏小的朋友,握持起來可能會有些吃力。其次,850的重量也變大了,但隨鏡搭配的依然是標配款的肩帶,其寬度相對于850的重量有些過窄了,長時間掛在脖子上的話可能會有些不舒服。不過這點倒是可以通過搭配蔡司的減壓背帶來解決。
左840,右850
最后的最后,作為新鮮上市的850,目前的具體售價還請咨詢各大經銷商,另有10x50和12x50兩款可選。
參考資料
English N T. 2024. Choosing & Using Binoculars: A Guide for Star Gazers, Birders and Outdoor Enthusiasts.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Cha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