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卻一輩子忙碌不休,從未體驗過長久的快樂與真實的自由。為什么他們已經獲得了世俗意義的成功,卻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今天推薦著名哲學家、神經學家薩姆·哈里斯的著作《“活在當下”指南》,一起了解為什么大多數人不快樂,而我們應該如何擺脫不滿足的常態。
本文摘錄自《“活在當下”指南》
原章節名為《心智的力量》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受苦可能并非人生固有的特征,但不滿足卻是。
此時此刻,我坐在曼哈頓中心的一家咖啡店里,一邊喝著我想喝的(咖啡),吃著我想吃的(一塊曲奇),一邊做著我想做的事(寫這本書)。這是一個靜美的秋日,街上熙熙攘攘,每個人看上去渾身上下都在散發著好運。有幾個人的外表太有魅力了,讓我懷疑如今的修圖軟件是不是可以直接應用于人體。而這條街兩頭的商店里,出售著只有不到1%的人才能買得起的珠寶、藝術品和服飾。
那么,“不滿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它的對象僅僅是貧窮和饑餓的人嗎?還是說,這些富有而美貌的人也對人生感到不滿?顯然,“不滿足”無處不在——即使是在一切似乎都順風順水的此時此地。
我們來看看最顯而易見的:我所在的幾個街區之外就有醫院、康復中心、精神病診所,以及其他用來緩解或安放人類深重痛苦的空間。一個男人在倒車的時候碾過了自己的孩子;一個女人在新婚前夜得知自己處于癌癥晚期。我們知道,壞事可以在任何時候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而不少人會花費大量精力祈禱壞事不要降臨到自己身上。
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難以覺察的不滿足,即使是在看上去完全沒理由不滿的人中。因為盡管財富和名望可以帶來許多形式的愉悅感,但它們并不能為幸福打包票。任何看電視或讀報紙的人都見過電影明星、政治家、運動員和其他名人經歷一場又一場的婚姻,出現一條又一條的丑聞。一個年輕、有魅力又天賦異稟的成功人士染上毒癮或被診斷為抑郁癥,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心智啟示
但優越生活中的不滿足還不止于此。盡管我們的生活環境相對安全,突發狀況只是少數,但大部分人每天依然會感受到各種各樣的痛苦情緒。當你早上醒來時,你會充滿喜悅嗎?當你工作時,或是對著鏡子時,你又是什么感覺呢?對于你現有的成就,你有多滿意?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是充滿愛和感恩的,又有多少只是假裝快樂地相互陪伴呢?即使對于特別幸運的人,生活也是艱難的。當我們去追問為何如此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每個人其實都是自己思想的囚徒。
別忘了,還有死亡,打敗所有人的死亡。大部分人似乎相信,要理解死亡,只有兩種方式:要么感到害怕并且盡全力忽視它,要么拒絕承認死亡是結局。第一種策略會讓一個人度過分心不斷的平凡人生,只會為了愉悅和成功而奮斗,盡最大努力將死亡拋之腦后。第二種策略則是信仰的領地,它告訴人們死亡不過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而生命中最重要的機遇會在壽終之時到來。然而,我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這也是唯一能讓人在智識層面保持誠實的路徑。這條路,就是本書的主題。
要擺脫不滿足的常態,我們必須認識到:永遠只有當下。這聽起來很老套,卻是事實。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說,它并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的心智建立在許多層的輸入之上,而這些輸入不是同時發生的。但從意識體驗的角度來說,它卻真實不虛。我們的生命只有當下。意識到這一點,就會帶來自由和解放。如果你想要在這世上過得幸福,沒有什么比了解這個事實更加重要的了。
但生活中,我們大都忘記了這個真相,忽視它、逃避它、否定它。可怕的是,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地避免了“體驗快樂”,又不斷為“變得快樂”而奮斗,滿足一個又一個的欲望,消除恐懼,抓緊愉悅,逃避痛苦,并不斷思考怎么樣才能讓這一切持續運轉。結果卻是,我們活得越來越不滿足。人總是直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我們渴望擁有美好的體驗、豐富的物質條件、親密的人際關系,卻在得到之后漸漸厭煩。然而這種渴望仍在持續。我也有過類似經歷。
要解決這種窘境,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心智層次。有些方式頗為有效,而且它們完全不需要我們接受任何未經驗證的假設。
對于初學者,我通常會推薦“內觀”,這也是一種已被當今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廣泛研究與應用的心智鍛煉法。在內觀中培養出的心智狀態,常常被稱為“專念”或“正念”。關于專念有何心理益處的研究文獻,如今可謂浩如煙海。專念并不玄妙,專念就是清晰地、不帶評判地、不受干擾地專注在意識的內容上,無論這內容是令人快樂還是令人痛苦的。研究發現,培養這種心智狀態,可以減少疼痛、焦慮和抑郁,提高認知能力,甚至改變大腦中與學習、記憶、情緒管理、自我認知相關的灰質層。我們將會在后文中更具體地討論專念的神經生理學效應。
專念即清晰的覺知。其根基源于以下方面:身體(呼吸、姿勢變化、活動),感受(快樂、痛苦或中性感覺),心智(主要是情緒和態度),以及心智的對象(五感和其他心理狀態,如堅毅、平靜、狂喜、沉著,甚至專念本身)。換言之,個體的全部經驗都可以作為其專念的對象。專念訓練能教人專注、堅定、清醒、不被外界的貪婪和悲傷所左右。
我們的生命只有當下。
意識到這一點,就會帶來自由和解放。
The reality of your life is always now.
And to realize this, we will see, is liberating.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