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亞洲杯熱身賽前兩場,輕松戰勝波黑女籃賽后,很多媒體與球迷肯定了中國女籃的新老交替,但是也對波黑女籃的實力提出質疑,認為接下來與日本與澳大利亞的熱身賽才是真正考驗。
6月18日,中國女籃與老對手日本女籃相遇了,最終中國隊101比92戰勝了日本女籃,日本女籃的三分球與韌性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對于這場比賽的一些離奇評論實在不敢茍同,也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這里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言論展示一下:
這些評論也許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論調實在不敢恭維,存在很多誤區:
1.勝不足喜是最大謬誤。
對于技戰術咱不懂,日本女籃是否二隊咱不知道,但是戰勝日本隊俺們就是高興,不管正賽、熱身賽都高興!
而且這與亞洲杯我們是否能贏日本隊沒有直接關系,那是預測,不是事實!
退一步講,如果這場球輸了你看會不會被罵死?!
我信郎平那句名言!
2.說我們是一盤散沙、基本功差,缺乏對自己運動員的基本尊重。
那么我反問一句,我們一盤散沙、基本功那么差,最終還是贏球了,日本女籃三分球、團隊配合、基本功那么好,不也輸球了?
我們熱身賽試驗那么多套陣容,楊力維、黃思靜、王思雨幾名老將登場時間也很短,不就是為了發現問題嗎?
有錯誤改正就好,為什么如此雙標呢?
3.憑身高硬吃日本隊!不然如何,放棄?
這一點非常值得大書特書,咱家就是有大中鋒,我們還有李月汝沒來,還有沒入選的劉禹彤、許晨妍、迪拉娜等一批人,日本隊就是沒有!
如果日本隊擁有一批大中鋒,你看她們還會外線狂投三分嗎?她們一直歸化中鋒的目的是什么呢?
籃球運動從來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從來都不是只有一種戰術,日本女籃堅持的跑轟戰術,在NBA也曾風靡一時,但是如今不也回歸平靜了嗎?!
名宿鞏曉彬曾經說過:這些年我們學歐洲、學美國,就是忘記了我們原來是有自己的風格的!
個人深以為然,對于人家的優點我們可以學,但一定要有自己特點,但是不能盲目照搬,我們想要走得更遠,對手不僅僅是日本隊,那只是亞洲層面。
最終決定日本隊籃球風格的還是她們的身高,這沒有什么可以吹噓的東西!
朋友們,您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