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點點的一個石頭!”百歲老人應奶奶(化名)躺在病床上比劃著,向前來查房的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俞蔚文主任醫師講道,“痛得我都不想活了。”
一顆不足1厘米的小小輸尿管結石,竟讓老人飽受折磨,但問了幾家醫院,都在高齡前打退堂鼓。
這次,和俞蔚文一起來的,還有醫院麻醉科主任羅佛全,他們要聯手為應奶奶制定一個安全的手術方案。
百歲老人遭遇“結石痛”
應奶奶一向清瘦硬朗,是鄰里皆知的“健康長壽之星”。然而最近,她飽受折磨——腰腹部劇烈疼痛、臥立難安,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成了難題。檢查顯示,罪魁禍首是一顆不到1厘米的輸尿管結石。
“很痛,痛得整夜睡不著覺,止痛藥一點用都沒有。”家屬焦急地問了幾個醫院,都婉轉表示:老人年事已高,手術風險較大……
高齡、微創手術,直到在網上查詢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結石亞專科的技術,一家人帶著應奶奶就來了。
俞蔚文(右)在門診
“患者已經100歲,心肺儲備能力下降,手術麻醉風險成倍增加。但是本人和家屬治療的愿望很迫切。”俞主任解釋道,“而且目前這個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結石可能引發腎積水、感染等更嚴重的并發癥。”
俞蔚文將應奶奶收治后,聯系了醫院麻醉科、呼吸內科、心內科等多學科專家會診。經過縝密的術前討論,醫護團隊決定實施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這是一種無創的內鏡治療,無需開刀,通過自然腔道即可完成,適合高齡患者。”俞主任向家人詳細解釋了手術方式。
醫護啟動15分鐘“閃電戰”
手術當天,在麻醉科沈社良主任醫師精準的麻醉管理下,應奶奶的血壓如同經過精密計算的函數圖像,在預設的安全范圍內畫出優雅的平行線,為手術創造了最佳條件。
“開始!”俞主任嫻熟地操作輸尿管鏡,精準定位結石位置,隨后啟動鈥激光將結石粉碎成細沙,進而全部吸凈。
俞蔚文(右)手術中
整個過程行云流水,僅用15分鐘就徹底清除了這顆“搗蛋”的小石頭。“手術時間越短,對高齡患者越有利。”俞蔚文表示,“我們術前做了充分準備,確保每個環節都精準高效。”
“不疼了!能睡個好覺了!”術后第二天,應奶奶就能下床活動了,臉上重現笑容。
高齡不是手術的絕對禁區
近年來泌尿系結石發病率逐漸升高,在過去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往往男性多于女性,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女性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逐漸上升,患者的性別差異逐漸減小。
女性發病高峰為50~59歲
女性泌尿系結石患者發病年齡高峰為50~59歲,往往因為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以通過多種路徑機制干擾鈣吸收轉換及腎小球腎小管功能,從而導致鈣的流失,造成高鈣尿癥和骨密度降低。
這些指標是危險預警
“關鍵在于個體化評估、精準麻醉和微創技術的應用。”俞蔚文表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高齡不再是手術的絕對禁區。她還指出,上尿路結石中最常見的類型為含鈣結石,含鈣結石形成和骨質疏松癥都存在鈣的代謝紊亂,二者疾病存在關聯。
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相關研究表明,空腹血鈣、24小時尿鈣及尿鈣/肌酐等指標可以作為絕經后骨質疏松和上尿路結石發生的共同危險預警因素,在有條件的醫療單位開展可幫助臨床做到早篩查、早干預。
俞蔚文
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擅長:復雜性腎結石、腎積水、女性泌尿疾病的臨床診治, 在泌尿系結石的微創、系統化防治領域有較深造詣。
門診時間
朝暉院區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
越城院區
名醫門診:周三上午,周日上午
羅佛全
浙江省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主任醫師
擅長:危重患者的圍手術期處理,麻醉藥的神經毒性,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頑固性失眠的麻醉治療等。
沈社良
浙江省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
擅長:臨床麻醉。
部分圖片來自攝圖網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