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瓦爾代論壇上,普京在論壇現場的發言可以說出乎全世界的預料:“中國或許該在貿易順差問題上,適當做出些讓步。”
話音未落,華盛頓白宮戰情室里,特朗普正簽署第9份對華關稅令。中國輸美商品綜合稅率被推至79%的歷史極值。
諷刺的是,就在同一天,中國海關公布數據:2025年一季度對美貿易順差突破5506億元,較此次關稅沖突爆發前反而暴增了12%!
當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時,他或許沒料到中國出口的韌性來自毛細血管級滲透:美國嬰兒車97%、仿真植物93%、雨傘89%的市場份額仍牢牢握在中國手中。
更讓白宮尷尬的是藥品領域、美國八成以上的抗生素原料,甚至于九成以上的布洛芬等藥品都極度依賴中國供應。
就連美國國內的制藥業專家都在唱衰美國制裁我國后的發展前景:強行脫鉤只會讓藥價飆升甚至斷供,最終藥企可能放棄美國市場。
謝鋒大使在美中貿易委員會晚宴上點破玄機:“貿易逆差不等于吃虧!”此番言論并非無的放矢,而是有相當直觀的證據進行證實。
謝峰大使在晚宴上,直接亮出了亮出三組數據:美國對華服務貿易年順差超270億美元;在華美企年銷售額比在美中企高出4000億美元。
一部千元蘋果手機,中國獲取的附加值不足2%。當美國抱怨貨物貿易逆差時,卻絕口不提自己正從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等領域賺得盆滿缽滿。
普京發聲的時機可以說相當耐人尋味。在他發表這番言論前三天,中俄剛達成2000萬噸煤炭換150架民用無人機的易貨協議。
這種避開美國貨幣直接與我國結算的交易,讓俄羅斯在西方制裁下喘了口氣。他的“讓步”建議實為地緣交易:若中國緩解美方焦慮,或能換取美國放松對俄次級制裁。
更深層的算計在能源市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內部報告顯示:若中美貿易戰升級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俄對歐能源議價權將提升17%。
此刻普京的“勸和”,恰似在火藥庫旁點燃一支雪茄。看似是在為中美調停,實則是在觀望風暴帶來的機遇。
特朗普的79%關稅墻看似駭人,卻撞上中國制造的三重緩沖甲:
一部中國組裝的智能手機,在美售價千元,但屏幕來自韓國、芯片產自臺灣、設計歸屬加州,中國真實附加值不足20美元510。這種深度嵌入全球價值鏈的模式,使得關稅成本被多方分攤。這充分證明了我國產業鏈的深度。
在保證產業鏈的深度外,我國同樣也保證了貿易結構的進化。2025年一季度,中國一般貿易占比飆升至73.2%,加工貿易萎縮至10.4%。
這意味著出口商品更多采用國產原料與技術,降低對進口中間品的依賴。新能源汽車無疑最為典型。
零部件進口依賴度三年下降2.9個百分點,整車出口價格比進口低6.6%,形成“越制裁越強”的倒逼效應。
最重要的莫過于市場多元化的破壁。當美國第三次對我國加征超過34%關稅時,中國對“一帶一路”合作國家的出口額正以9%的增速沖鋒,占外貿總額比重歷史性突破51.1%。
中歐班列單月開行量1500列的新高,將安徽的太陽能板、重慶的摩托車源源不斷輸往中亞。一條不再依賴太平洋航線的貿易新動脈已然搏動。
中美貿易失衡的根源,恰是兩國經濟結構的鏡像反射:中國買不到,美國離不開!
謝鋒大使直言:“我想買的你不賣!”美國嚴格限制半導體設備對華出口,卻指望靠大豆、牛肉解決逆差。
2024年中國進口芯片花費超過石油,但美對華出口的集成電路僅占其總產量的17%。而關稅清單上的中國商品,有42%在美國市場占比超50%。
美國零售商聯合會算過賬:若中國徹底切斷對美國的供應,美國家庭年均開支將增加1200美元。
這種矛盾在農產品領域尤為荒誕。美國豆農眼睜睜看著市場份額被巴西蠶食:2024年美豆在華份額暴跌至21%,而巴豆飆升至71%。
我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總量相較過去已經出現腰斬,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最終砸碎了自家農場的糧倉。
面對普京的“讓步”建議與特朗普的關稅攻勢,中國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卻相輔相成的路徑:
在成都舉辦的全球供應鏈博覽會上,中方宣布削減汽車、醫療器械等187種商品進口關稅,德國西門子當場簽下9億美元CT機訂單。這無疑是在向國際社會大開開放之門。
更精妙的是稀土政策:對合規企業發放出口許可證,但將鎵、鍺等戰略金屬配額削減30%。既滿足國際需求,又守住資源安全底線。
當美國商務部威脅制裁中國電動車電池時,中方同步啟動對美丙酸反傾銷調查——該產品是頁巖油開采的關鍵化學品,美國80%產能依賴出口中國。這種“你打你的芯片戰,我破你的能源局”的策略,迫使美企組成游說團急赴白宮抗議。
貿易數字的拉鋸戰,實則是兩種發展哲學的較量:
美國一直在追逐平衡,試圖用關稅墻阻擋產業規律,卻陷入“制裁-通脹-補貼”的死循環。而我國則是在創造增量:用“一帶一路”開辟新市場,以產業升級對沖外部壓力。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1980年代日本對美順差引發廣場協議,最終陷入“失落的三十年”;而今中國選擇不同路徑、
外貿依存度從本世紀初60%降至30%,經常賬戶順差占GDP比重從10%壓至2%。當別人盯著賬本上的數字時,中國正改寫游戲規則本身。
真正的貿易贏家不是賬面平衡的會計,而是定義規則的棋手。當大豆與芯片在太平洋上空穿梭,歷史終將證明:能彌合分歧的從不是單邊讓步,而是共同成長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