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底圖什么,天天貼著楊家干活?”——我刷短視頻時看到這條評論,底下是一張模糊的截圖:吳迪幫著鋪桌布,身后是楊議喜氣洋洋地敬酒。
那一瞬間我有點愣住了。幾天前我才看到訃告,說他走了,51歲,不算老,也不算年輕。就在6月18日,他安靜離開。家人發視頻說得很簡潔,沒有細節,沒什么渲染。可我們都知道,他不是個“透明人”。
很多人不知道,“虎哥豹哥”這倆名字,最早是從《楊光的快樂生活》里冒出來的。我還記得他們倆在劇里一人一句,插科打諢不怎么起眼,但總在某個尷尬處給人一個臺階。后來才知道,他們是親兄弟,雙胞胎,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吳迪是哥哥,也更胖些,笑起來嘴角總壓不住。
有段時間,我總能在各種楊議的視頻里看到吳迪的影子。他不是主角,也不是演員,更像一個幕后跑腿的、保姆式的人物。送水、打燈、拎包……反正你能想到的雜事,他都干。他和弟弟吳躍幾乎住在楊家,有粉絲說他們是“全職伺候型兄弟”。
可這種“靠著誰混”的印象,后來被他們自己打破了。上個月的事還歷歷在目。楊議收徒收得風風火火,還搞了個什么拜師大典,結果讓一個外行人做了大師兄,反倒把這兩位多年陪伴的人“清出師門”。這事一出,吳迪和弟弟直接發聲明退了,說從沒正式拜過師,還說楊議開宗立派不合規矩。語氣不重,但能看出多年壓抑的那口氣總算吐出來了。
這才有人開始回過頭看他們的履歷:早年其實是姜昆看中的,但因為姜老師太忙,收徒一直沒真正完成。于是這倆兄弟就這么在娛樂圈邊緣打轉,演點小角色,上點小舞臺,被叫“吉祥物”。有段子,有作品,就是沒“機會”。
我第一次真正注意他們,是疫情那年。他們拍了幾個短劇,不搞笑,但真誠,有種民間藝人的生拽勁兒。評論區有人說他們“落魄”,有人說“俗”,也有人說“真”。現在想來,他們或許就是太真了,才始終沒混出來。
吳迪走了,也許很多人連他名字都沒記住。但我記得那個坐在角落里默默點煙的胖男人,他不是搞笑,而是很努力地想讓你笑出來。
他活得值嗎?我不知道。但他至少沒欠自己。他用自己的一生在追一件事——站上臺,站在燈下,即使沒人記得他的段子,也別忘了他那張溫暖的笑臉。
愿他走得安詳,愿那邊沒有爭執和標簽,愿下輩子他可以站在更亮的地方,大大方方報上名來:我是吳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