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低空經濟就像開了掛的火箭。無人機送快遞、通航飛機搞旅游、空中交通管理玩起智能系統,連河南都喊出了“打造低空經濟強省”的口號。在這場“天空經濟”的浪潮里,安陽工學院踩著“三個調整優化”的節奏,把航空特色玩得那叫一個溜。
要說安陽工學院的“神操作”,首當其沖的就是學科專業的“大變身”。早在2012年,當別的高校還在觀望時,該校就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開設了全國第9、河南省首個飛行技術專業,直接給河南民航飛行員培養開了個好頭。現在更是一口氣開設12個航空類專業(方向),從飛行器制造到空中管制,整個通航產業鏈都被他們“拿捏”了。
但安陽工學院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繼續前瞻性布局學科調整優化。針對低空空域管理體系建設和應用開發研究方向,學校申報了“智慧交通”專業;針對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機場建設的快速發展,又申報了“智能建造與智慧交通”專業。這些新興專業的設立,不僅豐富了學校的學科體系,更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發展路徑。
在人才培養方面,安陽工學院更是下足功夫。為此,學校積極與企業合作,共建航空類育人平臺,設立“CCAR-147部飛機維修培訓機構”、與南航河南分公司等共建省級行業特色學院,這些平臺的建立,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踐鍛煉的機會,更為他們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安陽工學院還聯合頭部企業協同育人,與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昆明航空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合作,培養民航飛行駕駛員,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實訓的機會,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獎學金和就業渠道。
科研是高校的靈魂,也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安陽工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協同工作,學校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民用航空技術大學聯合申報了“河南省人機環境與應急管理國際聯合實驗室”,聚焦航空人機環境控制及安全技術等領域開展研究。同時,學校還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設立了“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安陽工學院分中心”,針對農業航空遙感、航空精準變量噴霧等相關技術及裝備進行創新研究。
這些科研平臺的建立,不僅提升了學校的科研實力,更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科研項目的機會。在這里,學生可以親身參與到科研工作中,感受科研的魅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現在的安陽工學院,就像一臺為低空經濟量身打造的“超級發動機”:學科跟著產業走,人才圍著需求轉,科研瞄著難題攻。從飛行技術到無人機工程,從材料科學到智慧交通,每個專業都踩在低空經濟的風口上。如果各位考生看好通航產業的未來,安陽工學院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