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盛夏,松山湖畔,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HDC2025)正式拉開帷幕。在本屆大會中華為正式宣布全面邁入“Agent(智能體)時代”,并重磅發布鴻蒙智能體框架(Harmony Agent Framework,HMAF)與《Agent時代,鴻蒙應用生而智能——鴻蒙智能體框架白皮書》,這既是鴻蒙系統智能化演進的關鍵里程碑,又為廣大開發者提供了AI時代應用開發的新方向。
什么是鴻蒙智能體框架?
當前,AI正經歷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變化。生成式AI的爆發,賦予了AI系統強大的多模態理解、推理、生成能力,以及工具調用、長期記憶和自主執行任務的潛力。用戶交互的核心,正從“輸入指令”轉向“表達意圖”,應用形態也在從功能固化的“App”向更智能、更主動的“Agent”進化。
在此大背景下,鴻蒙智能體框架(Harmony Agent Framework, HMAF)應運而生。簡單而言,其定義了智能體如何在鴻蒙系統中“生存”與“協作”。它明確了系統(特別是系統級智能體小藝)、應用本身、以及運行于應用之上或跨應用的智能體(應用Agent)三者之間的關系與通信規則。
同時,鴻蒙智能體框架HMAF提供了從智能體開發、上架到流量分發、精準觸達用戶的完整驅動鏈路。其核心在于打通了“應用Agent”與“系統智能體小藝”的深度協同。應用Agent源于應用,服務于應用,但又能通過小藝這個無處不在的系統級入口(如小藝對話、導航條、Chips推薦等),理解用戶更復雜、更高階的意圖,并調用系統能力與鴻蒙智能體協同完成任務閉環。
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
如果說鴻蒙智能體框架奠定了智能體運行的“交通規則”,那么讓鴻蒙智能體發展壯大,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造車工廠”和“運行環境”。這正是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承擔的角色——它是對鴻蒙智能體框架的具體實現和支撐,為開發者提供從開發到運行到運營的全生命周期工具鏈。
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集成了大模型能力、插件市場(提供50+鴻蒙系統插件)、工作流引擎等模塊,并支持多種開發模式(LLM、工作流Workflow、多Agent協作A2A等),并且支持A2A+MCP協議,具備新手引導、豐富文檔、視頻教程進,進一步降低了上手難度。
此外,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覆蓋了從智能體從設計、開發、調試到部署、上架、運營的全過程,開發者可以一站式發布智能體,并充分利用鴻蒙系統的端側能力,將開發的智能體無縫分發至鴻蒙全場景設備的系統級入口,如小藝對話、小藝建議、小藝導航條推薦、Chips推薦等,實現多入口協同的連續服務體驗,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帶來新流量和新增長。
自有+三方應用全面擁抱Agent形態
當然,華為不僅是框架和平臺的搭建者,更是實踐的先行者。目前,華為自有應用已率先擁抱Agent形態:華為天氣加入“天氣助手”智能體,它能結合用戶通勤方式、時間、位置,主動提供出行建議,同時根據用戶旅行計劃推送異地天氣預警和穿搭提示;華為音樂的“音樂助手”智能體,只需長按小藝導航條說“用音樂助手創建一個非遺歌單”,?音樂助手智能體接管服務為用戶編輯歌單,用戶可以進行保存歌單等操作,連續服務更懂用戶;而華為瀏覽器中的“資訊助手”智能體可提供AI摘要、基于當前頁面的拓展問答,讓信息獲取更高效。
鴻蒙應用同樣在積極擁抱Agent浪潮。例如深圳航空的“深航飛飛”,支持一句話訂票、語音值機(甚至要求“能看日落的座位”)、航班變動主動通知并協助退改;喜馬拉雅的“小雅助手”,可以用自然語言定制專屬播單(如“找西方藝術史相關播客,總長1小時,保留前三個加文藝復興內容”等),聽書更自在。
不僅如此,訊飛曉醫、海底撈、微博智搜等50+先鋒鴻蒙智能體也正在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上緊鑼密鼓地開發中。
智能體時代,鴻蒙啟航
鴻蒙智能體框架定義了智能體協同的新秩序,小藝智能體開放平臺則提供了繁榮生態的肥沃土壤。對于開發者而言,現在也正是擁抱AI Agent的黃金機遇期。可以預見當華為自有與三方應用紛紛“生而智能”,用戶與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將被徹底改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