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萬粉絲網紅“無骨家族”又雙叒叕上熱搜了。
這回不是因為搞笑段子,而是大女兒涵瑤被曝在校辱罵老師、抽煙、霸凌同學。
鏡頭前,媽媽曉麗第13次低頭認錯,說“若是真的絕不偏袒”,可網友早就不買賬了:“年年道歉月月翻車,這屆家長真把孩子當流量密碼了?”
1
從“我起唄”到“無骨雞爪”,一個網紅家族的崛起與爭議。
“無骨家族”是誰?說白了,就是溫州一對普通夫妻帶著倆閨女拍短視頻起家的。
2018年,媽媽曉麗用溫州方言喊了句“我起唄”,意外走紅網絡。
這句方言啥意思?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我起床了”,但魔性的語調配上曉麗夸張的表情,直接讓賬號粉絲破百萬。
嘗到甜頭后,曉麗拉著全家上陣,專門記錄兩個女兒的日常:大女兒涵瑤漂亮機靈,小女兒涵璐呆萌貪吃,再配上爸爸青春的“隱形人設”,一家四口成了網友眼中的“互聯網親戚”。
真正讓“無骨家族”出圈的,是他們的帶貨生意。
曉麗瞄準無骨雞爪這個品類,把賬號變成了“大型吃播現場”:涵瑤涵璐啃雞爪啃得滿嘴油光,曉麗在旁邊用溫州話喊“好吃得嘞”!
靠著接地氣的風格,他們家的無骨雞爪月銷過萬,直接從縣城家庭逆襲成“網紅企業家”。
可流量是把雙刃劍。2022年,9歲的涵瑤在粉絲群帶頭網暴一名女大學生,起因只是對方問了一句“群里有沒有同齡人”。
小姑娘一聲令下,粉絲們把人家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最后逼得對方報警。
曉麗呢?先偏袒女兒,說“粉絲自己吵架”,后來真相大白才注銷賬號、注銷女兒社交賬號。
可轉頭,涵瑤又因為“青春期叛逆”被曝抽煙、罵老師,這次曉麗又雙叒叕道歉了。
2
13次道歉背后:當教育變成“危機公關”。
翻開“無骨家族”的道歉史,簡直能拼出一部《網紅家庭教育翻車實錄》。
從2023年網暴素人到2025年辱罵老師,曉麗的道歉視頻發了13次,每次套路都一樣:先哭訴“孩子還小”,再強調“已經沒收了手機”,最后保證“絕不偏袒”。
可網友早就不吃這套了:“你道歉的速度,趕得上孩子犯錯的速度嗎?”
更魔幻的是,這家人的道歉仿佛自帶“吸粉體質”。每次道歉視頻一發,粉絲不降反增,評論區全是“知錯能改就是好媽媽”“孩子還小要理解”。
可問題是,涵瑤真的“小”嗎?從9歲網暴素人到11歲辱罵老師,這孩子早就在互聯網的染缸里泡變了形。
“當同齡人在背《靜夜思》,她已經在學怎么操控輿論了?!?/strong>
曉麗在道歉視頻里反復念叨“青春期叛逆”“沒管好孩子”,可問題真這么簡單嗎?
看看他們家的日常:賬號叫“無骨家族”,靠拍兩個女兒的搞笑視頻走紅,櫥窗里掛著自家品牌的無骨雞爪。
鏡頭前,涵瑤涵璐穿著夸張的服裝又唱又跳;鏡頭外,孩子被粉絲追著喊“小網紅”,走到哪兒都有人舉著手機拍。
這種生活,別說孩子,成年人都得恍惚。
心理學有個詞叫“兒童成人化”,說的就是孩子被迫提前進入成人世界。
涵瑤就是個典型:9歲網暴素人時,她懂得煽動粉絲情緒;11歲霸凌同學時,她知道用“未成年人”當護身符。
更可怕的是,媽媽曉麗似乎樂見其成?,F在哪個小孩不玩手機?人家只是記錄生活。
可問題是,普通孩子玩手機是看動畫片,網紅家的孩子玩手機是看評論區的人身攻擊。
3
從“網紅”到“網黑”:當家庭教育淪為流量犧牲品。
這次事件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涵瑤的“進化史”。9歲能組織網暴,11歲就敢辱罵老師,這中間隔著的可不是年齡差,而是價值觀的徹底崩壞。
有位初中老師說:“我帶過太多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是叛逆,是壓根沒把規則當回事?!?/p>
在涵瑤的世界里,解決問題的方式永遠只有兩種:要么用臟話壓倒對方,要么用眼淚博取同情。
這次面對霸凌指控,她又強調“老師已經原諒孩子了”。這種“護犢子”心態,本質上是在教孩子:只要會道歉,做什么都沒關系。
可社會不是粉絲群,不是每次闖禍都能靠注銷賬號解決。當涵瑤發現“未成年人”三個字能當免罪金牌,她自然會把霸凌當成游戲。
有位網友說:“我們小時候打架,老師罰站;現在孩子霸凌,家長拍視頻。”
當成年人把教育場變成名利場,孩子就會把校園當角斗場。曉麗或許該問問自己:到底想讓孩子成為網紅,還是成為一個會為錯誤負責的人?
其實,網紅家庭不是不能教育好孩子。同樣是拍親子視頻,有的家長會主動避開孩子正臉,有的賬號明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
可“無骨家族”呢?他們讓9歲孩子當群主,讓11歲孩子直面網暴,甚至在道歉視頻里都要給無骨雞爪打廣告。
這種“既要又要”的心態,最終只會養出既不懂尊重人,又不會尊重自己的孩子。
網紅家長至少該做到三點:
第一,給孩子設置“網絡禁區”,比如關閉評論區、不公開學校信息;
第二,建立“錯誤清單”,像抽煙、辱罵老師這種原則性問題,必須零容忍;
第三,定期做“家庭復盤”,別等事情鬧大了才想起來道歉。
說到底,當家長把流量看得比孩子還重,教育就成了表演。
涵瑤的悲劇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一次次道歉、一次次放任、一次次用“孩子還小”當借口推出來的。
現在曉麗說“絕不偏袒”,可網友早就不信了——畢竟,前12次道歉,哪次不是說得情真意切?
最后想對所有家長說:別讓你的孩子成為互聯網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