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看到一個粉絲有意思地留言:
你是家庭教育輔導老師,你咋還會跟孩子有沖突?
這個問題極好,我想舉一反三來回答下:
正是因為孩子刺毛,我才會學習心理學育兒和家庭教育,正是因為自己跟孩子沖突爆炸,無可奈何,才會向外求索,向內求變。
就好比很多優秀的班主任,能管好很多屆學生們,卻管不好和管不了自家孩子。
我家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時,超級叛逆,被逼得沒辦法,才學習了心理學,想以此來改善跟孩子的關系。
但即便我在心理學和家庭教育道路中學習并踐行了八年,也不代表我跟孩子沒有沖突,不會因為學習問題而沖突。
因為我只是一個普通媽媽,也會因為孩子不學習和拖拉磨蹭而焦慮。
我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有情緒,就有脾氣忍不住時而爆炸。
孩是多變和善變的,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天生反骨,不太容易相處,也蠻難搞。
所以,我跟全天下的家長一樣,也會跟孩子相愛相殺,也會時有摩擦和沖突,也會出出雞飛狗跳和悲傷逆流成河。
作為職業身份,我們不太一樣,但作為家長身份,我們都一樣。
一樣的雞飛狗跳,一樣的焦慮和無奈。
可能唯一不同的是,在跟孩子每一次沖突后,我都伴隨著覺察與重啟,都同步著修復與介入另一種管理孩子的方式。
比如上周跟孩子就結實的爆發了一次沖突,可是把我氣壞了,孩子也很刺毛,一邊說得很刻薄的話,一邊對我甩鍋。
面對孩子叛逆和刺毛時,我的氣憤與傷心程度,與天底下所有的家長沒有什么兩樣。
也會生氣,也會傷心,也會悲傷,也會淚如雨下,也會心力交瘁和無可奈何。
不過,沖突的同步,對我而言也是一次覺察與調整。
當我覺察到自己情緒爆炸和焦慮值上升時,我會選擇遠離孩子,不再跟孩子情緒糾纏,而是后退一步,去修復自己的負情緒與心力。
用更多的時間來平復自己,該吃吃,該喝喝,自己怎么開心就怎么來,而不再跟孩子持續拉鋸耗著。
安撫完自己的情緒后,我會思考兩個問題:
孩子為什么會對我一句忍無可忍的批評,立刻會啟動防御模式?
我為什么會對孩子的行為而憤怒與失控?
第一問題,孩子之所以敢肆無忌憚的氣我,肯定是吃定了我不會拿他怎么樣,也就是我平時對他照顧得事無巨細和包容過度。
所以孩子才會在我面前任性,想怎么反抗怎么反抗,想說什么刺毛話就說什么。
孩子根本不需要承擔任何損失,也不會因此而付出代價。
第二個問題,我之所以生氣,還是潛意識中對孩子有著高期待與高要求。
就像孩子所說,我是一個對自我要求很高,也很自律的人,所以會拿對自己的要求來要求他。
思來想去,緊接著我就調整了接下來跟孩子相處的模式,通過狠心和多巴胺熔斷的方式,來倒逼孩子溫和上進,自我負責。
首先,狠下心不再幫孩子做事。
前邊母慈子孝了一周,沒想到就因為學習問題吵了幾句孩子,立馬就翻車了。
這讓我意識到,之前對孩子太溫和,照顧太好,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太足了。
所以略微有點不合他意,就立馬像刺猬一樣扎人。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狠下心兩天不給孩子做飯,我自己點外賣吃飽喝足,放出狠話孩子:
我不是你們全年的貼身保姆,這兩天我太傷心和生氣了,我唯一錯的原因就是太想對你好,對你照顧太無微不至了。所以你才不懂珍惜,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說不為孩子做任何事,這幾天是一點不幫孩子,任其自生自滅,自主自助。
其次,在孩子玩得太嗨時,不再指責,而是采用多巴胺熔斷。
只要我一吵孩子,一指責他,立馬就會爭鋒相對。
這讓我意識到管是管不住的,勸是沒用的,所以干脆適當提醒一下。
尤其是孩子玩得太嗨的時候,用多巴胺熔斷干預一下:
詢問孩子還要玩多久,到點提醒,按下暫停鍵;
孩子寫作業太拖拉時,提醒他各科作業還差多少進度。
這樣做的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孩子不會像之前一樣一玩幾個小時停不下來。
同時還主動承擔了洗碗、拖地和整理等瑣事。我也樂得清閑,徹底開啟零家務模式,把所有家務全部切割給孩子。
這幾天孩子對我都很溫和,也不刺毛了,勤快了很多,對學習的態度也積極進取了不少,比之前自律自控很多了。
也勸家長們,不要跟孩子硬剛,多去覺察和思考對策,此路不通,一定要多繞道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