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讀者打個預防針:轉基因食物對人的危害,恰如無線網絡對人的危害,都是智商越低,危害越大
轉基因技術在疫苗領域應用很普遍,也沒人反對,但是在中國農業(yè)領域,轉基因技術長期被妖魔化,成為阻礙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大路障。
不過,2024年是中國農業(yè)轉基因的元年,農業(yè)部一口氣批準了很多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的商業(yè)種植,網信辦也對轉基因謠言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以轉基因技術為主的基因育種技術,被國家定義為新質生產力的一部分。
陶醫(yī)生今天參與了小伙伴們組織的轉基因科普拍攝活動,拜訪了杭州瑞豐生物,與我想象中的轉基因公司不一樣。
志同道合的4位微博大V,其他三位你認識么?
實際上,轉基因的產業(yè)鏈很長,瑞豐生物是一家基因育種的上游企業(yè),專門從事基因挖掘和做出初代產品,然后提供給種業(yè)公司。
比如耐除草劑基因,以前大家知道的只是耐草甘膦基因,但瑞豐生物幸運地挖掘出一種新的,耐多種其他除草劑的強大基因,全球領先。
這種新基因可以獨用,也可以和耐草甘膦基因聯用,形成對單耐草甘膦基因產品的降維打擊。
瑞豐生物做的,就是把各地種業(yè)公司提供的優(yōu)良品種,加各種優(yōu)良基因外掛,做成超級耐除草劑的新品種。
今天我參觀的試驗玉米株,都不是從種子長成的,而是組織培養(yǎng)的結果!!!
所謂組織培養(yǎng),就是用轉過基因的玉米細胞,在試驗室里培養(yǎng)成小苗苗。
等小苗苗長大一點了,再種到大田里。長成植株后,通過嚴格控制的授粉過程產生種子,通過一系列檢測,確認種子是否符合要求。
大多數種子會被淘汰,可能只有不到5%的種子被保留,進入下一輪上述流程。
總體上,至少要經過8-9輪這樣的過程,才能從各方面滿足商業(yè)化量產的標準,至少要4-5年時間。
毫無疑問的是,未來的農業(yè)肯定是轉基因技術的天下。
所有我們現吃的瓜果蔬菜糧食,都可以通過轉基因外掛,獲得更高的產量,更少的殺蟲劑使用,更少的田間除草成本,實現多方獲益。這絕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業(yè)革命!
在這輛勢大力沉的轉基因火車面前,反轉分子完全是螳臂當車。
我的粉絲們都不應該做擋車人,而應該成為坐車人。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