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氣溫高、濕度大,暴雨暴曬天氣頻繁。這樣的氣候條件,為玉米頂腐病的大面積發生提供了適宜環境,極易引發該病害的流行。
中央氣象臺23日晨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預計青海東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和東北部、陜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北京東部、湖北西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和東南部、重慶東南部、貴州西部和北部、云南南部、廣西西北部和南部、廣東中西部、海南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4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近段時間以來,河南南陽、周口及商丘部分田塊,玉米頂腐病呈高發態勢,為做好玉米重大病害預防控制,需做好以下防治技術措施:
發生特點
致病機理:玉米頂腐病是由土壤中的串珠鐮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次年從植株的氣孔、水孔或傷口侵入,以后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借助雨水傳播進行再侵染。玉米頂腐病可在玉米整個生長期侵染發病。可細分為鐮刀菌頂腐病、細菌性頂腐病兩種類型。
為害特點:苗期侵染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葉片邊緣失綠,出現黃條斑,葉片畸形、皺縮或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生長中、后期,葉基部腐爛、僅存主脈,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后生出的新葉頂端腐爛,導致葉片短小、葉尖枯死或殘缺不全,葉片邊緣常出現似刀削狀的缺刻和黃化條紋。成株感病,出現不同程度矮化,頂部葉片短小、組織殘缺或皺褶扭曲,莖基部節間短,常有似蟲蛀孔道狀開裂,縱切面可見褐變,輕度感病植株后期可抽雄結穗,但雌穗小,多不結實。感病植株根系不發達,主根短、根毛多而細呈絨狀,根冠腐爛褐變。田間濕度大時,病部出現粉白色霉狀物。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搶抓晴好天氣及時中耕松土,清理田間三溝,排出田間積水,改善田間小氣候。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及時追施氮肥,提高抗病能力,對于發病較重地塊盡早追施。
物理防治:對玉米心葉扭曲已經腐爛的較重病株,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葉片,促進頂端生長和雄穗正常發育。挑開的葉片在通風和日曬條件下,發病組織會很快干枯,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發展。當發病較晚,植株已抽穗,田間噴藥困難,此時不提倡再采用噴藥的控制措施,應當及時清理病株。
化學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發現癥狀及時噴藥。藥劑可選擇:70%甲基硫菌靈7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300克/升苯甲。丙環唑15-20ml/畝,重點要對準病株心葉,發病株應適當增加藥液量,根據發病情況防治1-2次。同時可添加甲維鹽、茚蟲威等殺蟲劑,防治玉米螟和棉鈴蟲等蟲害。
來源丨種業商務網綜合自中央氣象臺、 五峰農業等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點擊下單,把健康帶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