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六七月,校園里穿學士服拍照的身影扎堆,朋友圈曬畢業證的動態刷屏。有人四處奔波找工作,有人收拾行囊忙留學,可誰能想到,這看似光鮮的留學路,有時候也能走成一場鬧心的官司。最近浙江金華有個事兒挺典型,一準婆婆當初哄著未來兒媳一起出國,說好了“阿姨掏錢資助你”,結果小情侶分手,婆婆轉頭就把前兒媳告了,要求還回64萬多。法院最后判了:39萬算白給,25萬得還上,還得加利息。這事兒擱網上,評論區都快吵翻了,咱今兒就掰開揉碎了聊聊。
這事兒的主角是焦中清和蘭芝,大學時談戀愛,男生計劃出國讀研。焦中清他媽焦沐覺得蘭芝這姑娘“成績好、會照顧人”,就使勁兒攛掇她一起去留學。蘭芝家條件一般,直說“學費生活費太貴,去不起”,焦沐當時拍著胸脯保證:“沒事兒,阿姨幫你們,就當幫扶你們走人生前一段路,這是當媽的責任。”
留學那兩年(2016到2018年),焦沐前前后后給蘭芝轉了64萬多。看聊天記錄里,焦沐一口一個“孩子”,動不動就問:“生活費夠不夠?學費該交了跟阿姨說,別見外。”蘭芝呢,也真把焦沐當長輩處,時不時匯報學習生活。誰能想到,2019年小情侶分手,焦沐突然變臉,說這些錢都是“借款”,要求蘭芝全還回來。
蘭芝肯定不干啊,上法庭就說:“當初阿姨明明白白說無償資助,從沒提過‘借’字,哪有分手后要錢的道理?”法院查了半天發現,焦沐給的錢里有部分是找銀行貸的,蘭芝和她媽還過幾次貸款利息,但焦沐后來還說:“你要是在國外手頭緊,利息就別給了。”
關鍵是,這兩年多轉賬,焦沐和蘭芝一次都沒提過“還錢”的事兒。法院琢磨著:這要真是借款,咋從來不說還?再說焦沐聊天記錄里全是“當一家人”“別客氣”的話,哪像借錢的樣子?最后法院拍板:64萬多里,39萬多算焦沐自愿贈與,蘭芝不用還;剩下25萬,蘭芝沒理由白拿,屬于“不當得利”,得連本帶利還回去,訴訟費一人一半。
這判決一下來,網友們的評論簡直比電視劇臺詞還精彩。有站隊蘭芝的:“談戀愛時婆婆主動給的錢,又沒寫借條,分手了就跟要債似的,早干嘛去了?難道處對象還帶‘投資止損’的?”還有人吐槽焦沐:“當初哄著人家姑娘照顧你兒子,現在分手了就算賬,這算盤打得也太精了,不怕以后兒子不好找對象?”
也有支持焦沐的聲音:“64萬不是小數目,普通家庭誰能說給就給?就算當初沒說借,可這錢是為了讓他倆一起留學才給的,現在感情沒了,要回一部分也合理吧?總不能談個戀愛,家長就得當冤大頭。”更有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網友補刀:“這事兒給所有談戀愛的提了個醒:跟長輩借錢也好,給錢也罷,最好白紙黑字寫清楚,不然分手了扯不清,連法院都得替你算糊涂賬。”
還有人拿這事兒調侃感情和金錢的關系:“以前說‘談錢傷感情’,現在是‘不談錢更傷感情’。你看這準婆婆,當初把人家當閨女疼,轉頭就能上法院告,感情在錢面前,有時候真挺脆弱的。”甚至有網友聯想到自己:“幸好我談戀愛時對象家長沒給過錢,不然分手了還得對簿公堂,想想都后怕。”
要說這事兒吧,焦沐當初要是真心資助,就該想清楚:這錢給出去,就算以后關系變了,也別想著要回來。畢竟感情這事兒說不準,今天你情我濃,明天可能就各奔東西。可反過來說,64萬不是小數,蘭芝拿了錢最后感情沒成,全留下好像也有點說不過去,法院判還25萬,算是找了個中間點。
其實這事兒給大家提了個大醒:不管是跟對象還是跟對象家長,涉及大額金錢往來,最好別靠口頭承諾。有人覺得“寫借條傷感情”,但真到了撕破臉的時候,沒借條才更傷。就像網友說的:“談戀愛可以不計較,但錢這東西,先小人后君子,反而能避免以后當仇人。”
再說了,感情和金錢最好別捆太緊。焦沐當初資助蘭芝,多少有點“為了兒子”的心思,可感情要是靠錢維系,終究不牢靠。現在這結果,錢沒全要回來,估計兩家關系也徹底掰了,何苦呢?所以啊,不管是談戀愛還是跟長輩相處,談感情的時候,也別忘了把錢的事兒說清楚,不然最后鬧上法院,多尷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