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通過熱追蹤發現疑似太陽系“第九行星”目標。
隱藏在太陽系邊緣黑暗里的“第九行星”想像圖。右上方遠處是太陽,海王星軌道用一個環繞著太陽的橢圓標出。
太陽系邊緣的黑暗中隱藏著大家伙。天文學家追尋這個被稱為“第九行星”的神秘大家伙多年未有結果。而最近一些學者另辟蹊徑,試圖通過追蹤這個家伙本身產生的紅外熱信號,而非反射的太陽光來找到它,成效斐然。
早年一些學者注意到,在距離海王星軌道很遠的外太陽系“柯伊伯帶天體”中,有許多小型的冰質天體似乎受到了某種力量的影響,它們的軌道呈現出異常的聚集現象。僅用巧合很難解釋這種聚集。學界對此的解釋中最流行也最令人神往的一種是,那里存在著一個質量巨大的未知行星,它的引力牽制住了這些遙遠的小天體,使它們進入了奇特的運行軌道。
計算結果表明,這個行星的質量巨大,大致是地球的5至10倍,在距離太陽400至8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運行。如此遙遠的距離意味著它看上去一定極端昏暗,使用依賴反射光進行觀測的傳統望遠鏡幾乎不可能發現。
近日以中國臺灣清華大學Amos Chen為首的一個科研團隊認為,通過追蹤熱信號來尋找“第九行星”可能更為有效。這是因為在宇宙中,距離每增加1倍,反射光在觀測中的亮度都會下跌至原來的1/16,而天體自然產生的熱輻射僅會下跌至原來的1/4。
研究人員動用日本AKARI空間望遠鏡提供的遠紅外巡天數據來探尋遙遠行星的特有熱信號。AKARI能夠避開地球大氣的干擾,感知“第九行星”產生的昏暗紅外光。
望遠鏡指向了計算機基于“柯伊伯帶天體”軌道特征進行模擬后認為“第九行星”最有可能出現的特定天空區域,試圖在充滿了不計其數的恒星、星系和宇宙碎片的視野中,尋找一顆緩慢移動的行星。
像“第九行星”這樣的行星乍看起來是靜止的,但是如果進行連續數月的觀測就能發現它在移動。通過比較AKARI在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研究人員能夠過濾掉宇宙射線、背景星系等無效信息,辨別出這種以特殊方式運動的天體。
在通過非常細致的分析之后,研究人員發現了2個候選目標。這2個目標都出現在理論預言的位置,且產生的紅外光都與理論上“第九行星”應當產生的紅外光一樣多。
雖然還不夠確鑿,但這已經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發現。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動用更強大的望遠鏡來研究這兩個目標,驗證它們是否在以“第九行星”特有的方式移動,抑或它們只是背景星系或其他天體。
假如最后的結果確認這兩個天體的其中之一是“第九行星”,那必將革命性地改變人類對太陽系形成演化機制的認識。
參考 A far-infrared search for planet nine using AKARI all-sky survey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publications-of-the-astronomical-society-of-australia/article/farinfrared-search-for-planet-nine-using-akari-allsky-survey/2A0909DE1378545F0AEDF37C0CACE1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