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虞城縣兩河口公園人聲鼎沸,鼓樂喧天。由虞城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豫東調唐派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紀念唐玉成先生誕辰130周年暨豫東調唐門演唱會”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唐門三代、四代傳人及戲劇藝術名家齊聚虞城,同臺獻藝,以鏗鏘唱腔致敬“豫東紅臉王”唐玉成,為現場觀眾及線上戲迷帶來一場震撼人心的戲曲文化盛宴。
作為豫劇豫東調一代宗師,唐玉成先生在上世紀40年代便以“豫東紅臉王”美譽名震中原,其醇厚高亢的唱腔風格被戲劇專家馮紅漢贊為豫劇“麒麟童”,是中國戲曲史上的璀璨明珠。值此誕辰130周年之際,虞城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聯合唐門藝術傳人精心策劃此次活動,旨在傳承唐派藝術精髓,激活傳統戲曲文化的時代生命力。演出現場,年近九旬的著名劇作家、曲藝作家、豫劇豫東調研究專家,原虞城縣文化局局長徐德先深情回顧唐玉成“德藝雙馨”的藝術人生,將現場氣氛帶入對大師的深切緬懷之中。
演唱會現場名家薈萃、星光熠熠。唐門第三代傳人張金榜、朱坤芳、謝慶軍等戲曲名家率先登場,以原汁原味的唱腔復刻《反徐州》《南屯縣》等唐派經典,讓觀眾仿若穿越時空,領略唐玉成先生原聲唱片的藝術魅力;第四代傳人王震、豐博等青年演員則以蓬勃朝氣,為《轅門斬子》《諸葛亮吊孝》等劇目注入時代活力。值得一提的是,
《梨園春》擂主、河南祥雨豫劇團團長孫祥雨辭去外地演出,驅車800公里從河北趕來參演,其對戲曲藝術的赤誠之心贏得現場觀眾滿堂喝彩。
在唐派藝術傳承環節,演出節目單清晰展現“代代相傳”的藝術脈絡。朱勤堂、楊啟超等第二代傳人培養的朱坤芳、黃友良、張枝茂等中堅力量,攜王海燕、華玉新秀聯袂登臺,生動詮釋“師帶徒、傳幫帶”的戲曲傳承模式。師徒同臺獻藝,不僅彰顯唐派藝術深厚底蘊,更傳遞出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
這場文化盛宴鞭友協會助陣更添熱鬧氛圍,線上同步直播累計觀看量突破數萬人次。“聽著熟悉的唐派唱腔,仿佛回到小時候跟著爺爺聽戲的時光。”現場戲迷李女士感慨道。隨著《兩狼山》《劉公案》等壓軸唱段唱響,演唱會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圓滿落幕,為虞城縣文化惠民工程再樹標桿。
此次紀念活動既是對唐玉成先生的崇高致敬,更是豫東調藝術的全景式展示。虞城縣以戲曲為媒,架起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讓百年唐派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王溫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