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菜場金蟬120元一斤,剛上市就被搶光。
大雨剛停的兩城街道,泥土里鉆出圓滾滾的金色小蟲。
攤主打著手電筒連夜收,天沒亮就泡水盆運進市場。不到中午,水產(chǎn)攤前圍滿詢價人,老顧客搶得快。為啥這么貴?
野生貨越來越少是頭因。許女士跑一趟兩城,只收得到七八斤野生金蟬。她說野生肉緊實,油炸更酥脆,比養(yǎng)殖的香得多。
可收得少、油費高,賺不了幾個錢,攤主講得實在。老食客囤貨兇,房先生一買幾斤,凍冰箱吃整夏。
李女士的貨常被電話訂光,提前說好留多少。
養(yǎng)殖的也不省心,養(yǎng)三年才出一批。
章丘辛豐村300多戶養(yǎng)金蟬,董道新說從卵到成蟲得三年。管理好的每畝賺上萬元,全村40多天收300多萬只,收入超400萬。
安徽宿州濉河村更拼,20多戶搞養(yǎng)殖,幾百畝地每畝賺8000到1萬。
這“三年等一回”的生意,成了村民致富新路子。日照人的夏天,少了金蟬不完整。
油鍋刺啦一響,香味飄滿廚房,兩種做法最得寵。
油炸:姜絲爆香,金蟬入鍋大火翻,撒鹽孜然出鍋。干煸:小火慢煎壓扁,煸脆加蔥蒜辣椒爆炒。
張先生拎半斤金蟬笑:“貴點也值,炸一盤夾煎餅,夏天才算到。
”可這口酥脆,不是誰都能嘗。醫(yī)生提醒,金蟬高蛋白,異體蛋白易過敏。
皮疹、嘔吐、休克都可能,過敏體質(zhì)、腎病痛風肝病別碰。
硬殼難消化,吃多了上火腹瀉,體質(zhì)弱的少吃為妙。去年夏天,日照醫(yī)院接診過吃金蟬過敏的急診。
輕的渾身癢,重的喘不上氣,搶救不及時真危險。菜場里,金蟬在水盆微微顫動,120元標牌旁圍滿人。攤主邊撈邊說:“再過幾天入伏,它們就下市了。
”未來天氣得注意,6月26日小雨轉大雨,或影響出土。養(yǎng)殖戶得盯緊,雨水多了,金蟬鉆出地面可能更集中。食客也別急,雨后說不定還有最后一波嘗鮮機會。
油鍋邊,孩子踮腳盯著剛炸好的金蟬,小手悄悄捏走一只。這口酥脆的夏天,吃得過癮也得留份小心。
畢竟美味常有,健康難買,再饞也別貪多。想知道金蟬啥時候徹底下市?關注后續(xù)天氣變化。
個體情況有差異,吃前拿不準,最好問問醫(y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