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命運的轉折點
2009年6月,李樹海開始出現持續性便血、粘液便、腹痛腹脹等癥狀,伴隨長期低燒不退。輾轉多家醫院未果后,他在一本醫學書籍中看到警示:"不明原因消瘦乏力需首先排除惡性腫瘤"。這個發現讓他心頭一緊。
在南陽市中心醫院,腸鏡檢查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遠超常人的二十分鐘。"醫生建議立即做活檢切片",這個異常舉動讓李樹海心里"明白了七八分"。最終診斷證實了他的猜測:結腸癌中期。回憶起那一刻,他說:"就像被宣判了一樣,整個人都懵了。"
治療磨難:手術與化療的痛苦
確診后,李樹海立即接受了腫瘤切除手術。術后僅三天,他就開始了化療療程。第一次化療尚能忍受,但第二次化療后,嚴重的副作用接踵而至:持續惡心嘔吐、白細胞驟降至3×10?/L(正常值4-10×10?/L)。"吃飯成了最痛苦的事,每口都像在受刑",他回憶道。
即便使用升白針,血象也只是短暫回升。曾經能徒步10公里的他,現在連站立都困難。"那時候真的覺得生命走到了盡頭",李樹海坦言。夜不能寐的日子里,死亡的陰影時刻籠罩著他。
2010年:遇見轉機
在最絕望的時刻,一位病友向他推薦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2010年11月15日,抱著最后一線希望,李樹海前往求診。令人驚喜的是,服用中藥后,他的食欲和睡眠很快改善;曾經棉花般無力的雙腿,現在能連續行走2公里;長期低燒的癥狀也消失了。
"就像黑暗中突然看見光",李樹海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這些變化讓他重拾信心,更加堅定了繼續治療的決心。
2017年:重獲新生
到2017年9月,持續的中藥治療讓李樹海的身體狀況基本恢復正常。復查結果顯示所有指標均無異常,他重新找回了健康的生活。"那位介紹我來治療的病友,因為中斷鞏固治療復發了,這讓我時刻警醒",他說。自此,他從未間斷過每年的鞏固治療。
2024年:生命的禮贊
2024年11月7日,已經抗癌成功16年的李樹海,精神矍鑠地站在"第六屆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的講臺上。這位昔日的重癥患者,如今面色紅潤、聲音洪亮。他動情地說:"不幸的是患上了癌癥,但幸運的是我們有個保護神——袁希福院長!"
從2009年確診時的絕望,到2024年站在臺上分享經驗,李樹海用16年時間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涅槃。他的故事不僅展現了中醫在腫瘤康復中的獨特價值,更向世人證明:堅持科學的治療方案,癌癥并非不可戰勝。正如他所言:"抗癌路上,最怕的不是病魔,而是放棄希望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