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LO HOME ∣ ISSUE 355
在家居裝修領域里,專業性最強的可能就是燈光了。燈光是一個詞,其實是兩個字,一個燈,一個是光。我們這幾年做了幾款自己還挺滿意的燈出來,但從來不敢說自己弄明白了光。
說光復雜,對普通購買者來說,是因為這里邊的名詞太多。比如色溫、顯色指數、功率、流明、光照角、直射反射偏光、筒燈射燈等等。不下一番功夫弄明白,普通人很容易被嚇退,覺得這東西太復雜了,或者蒙著眼胡搞了事,或者繳槍投降、徑直去找設計師服務。
因為在研究和生產燈具,我們這幾年拜訪過很多專業人士,有專業的豪宅燈光設計師,有給設計師做培訓的燈光導師,更有幾個專事出口射燈的制造商老總。
每見一次,我們的認識就深入一層,一些觀點也更加明晰。燈光設計師們都認為燈光設計是個非常個性的事,必須由他們這種專業人士按照每家每戶的不同需求,單獨設計。
但我們的觀點恰恰相反,覺得如果掌握了一定的知識,絕大多數人靠自己也能把家里的光,布置明白。有些商業照明的思路,不一定非要移植到家庭裝修中。很多看似玄奧的概念和理論,如果你愿意去了解,其實最后也會發現沒那么難。
為了普及燈光知識,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寫過一篇—家庭燈光布置細節(戳看),主要講燈。今天寫的是第二篇,也是比較難的一篇,主要講光。
大體上我們的觀點是,用點兒心去了解的話,大概百分之七十八十的用戶,能夠自己搞定布光這件事。這之外如果還有更高的要求,那才需要求助燈光設計師的專業服務。
先看一些需要弄懂的名詞:▼
1. 筒燈射燈
其實在行業內是不存在筒燈和射燈的區分的,它們都叫做射燈。之所以拎出來說一下,是想讓購買用戶弄明白這兩種燈的區別。射燈大家好理解,筒燈是什么?其實就是加了柔光片的射燈。
射燈
加有柔光片的射燈就是筒燈
早幾年,因為射燈的性能不那么強,照角相對小,為了實現泛光照明的需求,有些廠商就把射燈加了一個柔光片,叫做筒燈,這樣光線照射出來就不再是聚焦的,而是均勻透光。不過,加柔光片同時衍生了新的問題,就是亮度損失,至少損失了20%左右。
這幾年隨著照明技術的提升,很多射燈的照角可以做得比較大,而且防眩功能做的不錯,筒燈的優勢不那么明顯了,劣勢卻越發突出。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除非很專業的需求,或者家里比較大布光要求高,一般家庭用射燈就夠了,畢竟照角大了,也防眩了,而且還不用損失亮度,亮度一定意義上就是錢啊。
2. 流明
流明和功率一起,構成了發光效率的概念,這兩者決定了燈的亮度。一個功率10W的射燈,發光效率是100流明/W,那整個燈的亮度就是1000流明,相當于1000根標準蠟燭的亮度。如果一個功率10W的射燈,發光效率是80流明/W,那整個燈的亮度就是800流明。
買燈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標注,功率越大,燈越亮,發光效率越高,燈越亮。很多人知道瓦數意味著價格,不知道發光效率數其實也是亮度數據,有時候瓦數不那么高,發光效率卻高些,最終亮度也會高。
3. 顯色指數
顯色指數是表示射燈性能的重要指標,指的是色彩還原度,通俗的理解就是跟太陽光的接近程度。射燈畢竟是人造光,造出來的這種光越接近太陽光,顯色指數越高。
關于顯色指數是不是越高越好,行業內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其實顯指過了80就可以了,尤其是這兩年的射燈,你想找顯指低于80的已經非常難了。一種說法還是越高越好,顯指97、98肯定比顯指92的好。
因為在工廠親身體驗過這些,我們肉眼可見的是,顯指越高,明顯光線看著越舒服,尤其是不同顯指的燈同時點亮,更為明顯。當然,達到97、98顯指的燈相對貴一些,但從使用效果計,多花點兒錢,我們認為是值的,因為確實舒服。很多顯指低的光,眼睛不是很舒服。
CRI是color-rendering index(顯色指數)的簡稱,可以看出,顯色指數越高的,蘋果的色彩還原度越高
4. 色溫
色溫應該是這些名詞里最廣為人知,最好懂的了。通俗理解,色溫就是光的顏色,是黃光(暖光),是白光,還是暖白光。
通俗說,色溫越低,光越黃,色溫越高,光越白
不同的人對色溫的要求不一樣,不同的場景對色溫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有人喜歡溫柔的黃光,有人就喜歡通亮的白光或者暖白光。廚房因為涉及操作,就得用白光或者暖白光,而臥室為了睡眠,一般用黃光(暖光)好一些。
關于色溫的選擇,基本上是個性化的,并且參考各個空間的使用要求即可。只是有一點提醒,如果空間是相通的,在同時點亮的時候,色溫最好一致,否則視覺上會很難受。
5. 照角
照角就是照射角度,決定了照射面積。照射面積不一定是越大越好,而且是取決于你的需求。
如果你希望把光聚集在你家里的某個物體上,像博物館那樣每天可以細細玩賞,那一定要照角相對較小的射燈。如果你希望能照射的面積盡可能大,那照角就越大越好。
光線照角
不同的照角發出的光線效果是不同的,這個比較專業的射燈供應商,都會有效果圖,也會有根據空間高度、面積來計算你需要的亮度的公式。通俗地說,如果是要求照亮面積大,那功率越大,照角越大,照射面積越大。
6. 防眩
這幾年新的射燈產品,防眩都提上日程了。所謂防眩,就是指在一定距離看射燈,不刺眼。甚至極端情況下,有的射燈你垂直站在燈下都不會感覺刺眼。
實現防眩是多重因素決定的,比如芯片、透鏡、反光杯,還有燈的深度。一般地說,一個好些的射燈,不可能太淺,比如從燈的邊沿到透鏡的距離,至少得有個5厘米深才能實現防眩,這也可以成為你購買射燈的一個判斷標準。
從燈的邊沿到透鏡的距離,比較深才能實現防眩的效果。所以好的射燈都比較大,比較深
弄懂了幾個基本名詞,我們再來講光。講光之前,可能要先復習下《燈光的細節》那篇稿子(戳看),那篇比較簡單,直接告訴你家里應該怎么布置燈,但這篇,是告訴你,布置燈的本質,其實是布置光。如果你懂了這些原理,在家里布光,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1. 用光原則,看到光見不到燈泡(燈珠)
不知道我們的用戶朋友里,有多少小時候有一個燈泡、燈管照亮一個屋子的經歷。現在你應該懂了,那種照明方式,只是意味著貧窮和落后。至少從20世紀中葉開始,一些著名的燈具設計師,已經開始設計讓你能感受到光卻看不到光源,完全不會刺眼的燈了。最著名的幾個北歐燈具代表,比如Poul Henningsen設計的PH5和PH50、松果燈,設計的時候都遵循了這個原則。
見到光卻看不到光源
PH5,有復雜的反射折射原理,是非常經典和有技術含量的設計
松果燈也非常復雜,一般情況下中國國內的仿版跟國外生產的版本,差距很大
感到亮卻看不見光源
很顯然,那時候的設計師就認為刺眼是一個很Low的事。而他們竭盡全力去做的,也是在設計中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關系,讓你看到光卻見不到燈泡。如果你認同這些,那么往下看,你會發現幾十年后,所有燈和光設計的基本原則,依然是這些,并且發揚光大了。
2. 反射光最高級
PH5是人類燈具史上永恒的經典,它就是利用了折射和反射原理,讓你看到了美麗的燈,還有燈發出的光,卻看不到光源。但這個燈,為了做到這一點,確實做了一些犧牲和妥協,結果就是犧牲了一些亮度。
本質上,Poul Henningsen是為了外形好看做的妥協。但時至今日,結合裝修的話,有一種辦法利用反射和折射,可以讓你把房子照的通亮,卻依然看不到光源。這種方式,如果你注意酒店,尤其是稍好些的酒店,都是這么做的。
這就是在屋頂做吊頂,或者吊平頂把光打到屋頂,反射下來;或者吊側頂把光打到墻面反射下來。
燈光射到屋頂,再反射下來
光從墻面發射出,墻里有燈管把光射到了墻面
光從屋頂發射出,屋頂吊頂里有燈管把光照到了墻面
其實另外一盞世界名燈——鴨嘴燈,主要的用法也是用反射光照射到屋頂再反射光來照亮
鴨嘴燈燈頭可旋轉方向,打向墻面或者屋頂,形成反射光
意大利著名的Toio燈也可以形成反射光
通常國內裝修的辦法是在平頂和側頂里邊裝燈帶,其實不夠好。比較好的方式是裝燈管,而且可以裝亮度很高的燈管,如果對亮度要求高,還可以裝兩根。
凡事都沒有十全十美。吊頂怎么吊都不會太好看,而且還犧牲空間,但這確實提供了一種比較高級的用光方式,只要你舍得布燈管,多亮都能保證,而且,見不到光源,不會刺眼。
3. 直射用射燈
反射光的用法很多,不只是通過吊頂才行。比如軌道射燈,把光射在墻上再反射出來,一樣能作環境照明。但一般家里沒法在屋子裝四個方向的軌道射燈照四面墻,一般也只是一面墻反射光,其實意義也不是太大。
軌道射燈的正確用法是射到墻面上再把光反射到地面
不方便布反射光的地方,當然就只能直射了。雖然吊燈,吸頂燈都能起到這種照射作用,但從性能來說,其實在家里主要區域,比如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用射燈是比較好的選擇。
因為射燈的亮度高,可以做到顯色指數很高,而且壽命長,綜合下來,比較劃算。
這幾年流行的說法——無主燈照明,一定意義上,就是指這個,可以不用主燈,但通過反射光,或者射燈直射,實現照明。當然,無主燈照明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不要光注意屋頂,而是要在家里構建光的層次,從屋頂,到人眼平視的餐桌吊燈、書桌吊燈,到壁燈、落地燈,再到臺燈、地燈,形成梯次,再各個高度上都有燈,這才是科學布燈。
這個場景負責照明的是嵌入式射燈,風扇燈一般亮度都很低,主要是強調功能
頂燈,落地燈,壁燈,各個高度上都有燈,有層次
朝上和朝下發光的燈都有
關于射燈,還有一條要專門提醒一下:聚光照射在家庭用處不大。
如果你去酒店和商場,很大概率能見到一些射燈集中照射到某個物體。比如博物館的燈都要照射展品,都很聚光,高級酒店會把射燈照到床品,讓你感覺到床品的高品質。如果你找燈光設計師,也可能在你家里布置幾個射燈,專門像展示藝術品那樣聚光照射,讓你回家之后可以看到你的心愛或者花了不少錢買來的擺件,熠熠生光。
博物館的燈光需要將燈光聚焦在某一物體上,便于觀看
酒店將燈光聚焦在床品上,會讓床品品質更顯好
將燈光聚焦在某一角落或物品上會讓物品熠熠生輝
不過很顯然,家里這種對擺件或者某些物體聚光照射的做法,不是常用場景。你家真的布了這種光,也主要是增加情趣的,未來會點亮的幾率其實不大。
如果你認同這個,那買燈的時候,盡量不要買照角太小的射燈,因為那種射燈就是干這個用的,其實真用起來,不會怎么點。家里用燈,主要還是考慮功能需求,另外就是燈的外觀設計。
4. 屋頂燈光的幾種布光方式
前邊介紹反射光和直射光,基本就講清楚了屋頂布光的方式。以我個人的建議來說,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以燈管或者射燈為主,需要聚光照射的比如餐桌、水盆、書架、書桌,再加上一兩盞吊燈或壁燈就行。
衛生間吊頂用嵌入式射燈
廚房吊燈用明裝射燈
臥室吊平頂也可以用嵌入式射燈
射燈多大功率都有,不用擔心屋頂高亮度不夠
門廳這種區域一盞射燈就夠了
射燈可以把光源藏得很深,這樣就解決了炫光問題
如果用反射光,前邊說了需要吊頂,兩種方式,一種是燈管向上照,反射到屋頂再打到地面。一種是燈管向側面照射,反射到墻面再打到地面。反射光的好處是不用看到光源,但一樣很亮。缺點是需要吊頂,而且吊頂會很丑,且需要占比較高的高度。
如果用直射光,建議用防眩光的射燈。射燈有兩種用法,一個是吊薄薄的一層平頂,現在好的射燈可以做到功率大且尺寸小,如果12瓦能做到10厘米以內高,那吊平頂只需要吊12厘米就可以,還算可以接受,而且會比較好看。另一種方式就是做明裝射燈,這樣不用吊頂事先留線安裝就可以。但這種對射燈樣式和材質的要求就比較高,以我的觀察,目前市面上高品質的明裝射燈,也不多。
5. 布光根據使用場景調整
說燈光布置復雜,就是說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前邊提到了反射還是直射,提到了用射燈還是燈管,其實只是把家里光布置好的一部分。
想弄得更明白些,就要加入你的使用需求了。
以一個客廳為例,高級的做法不是把屋頂燈布好保證亮度就行,最好要分光的種類。通俗地說,你應該設置多種燈,用多種開關控制,實現不同效果。比如客廳設置環境光,開關點亮一次只點亮你布置的燈管或者射燈的外圍部分,亮度不是很足,但平時的活動足夠用了;如果對亮度要求高,比如來了客人,那就把所有的燈都打開。
再比如餐廳,餐廳一般要有一兩個餐桌吊燈,你可以在吃飯的時候只點亮這個燈,而關掉其他環境照明。所以一般餐桌吊燈都是帶燈罩的,照射范圍不是很大。
餐桌吊燈需要照射的范圍就是餐桌,所以都有燈罩,也不需要照射范圍很大
還有之前說過多次的,家里不能只有屋頂有燈,而是要在屋里的各個高度都布置燈,這樣去適配人的活動。比如沙發旁放一個落地燈,床頭有床頭燈,衛生間鏡子前有鏡前燈,書桌上要有高級的護眼臺燈,甚至在地面要設置地燈。這樣把家里的燈光立體化,系統化,使用起來才會真的舒服。
各個高度都應該有燈
有的射燈還可以調整照射角度,但這種需求其實不是很常見
前邊說了很多,但有一條沒怎么提,就是光源。以現在燈光技術的發展,已經很容易做出顯色指數95以上的LED芯片。雖然會比較貴,但我個人建議還是要買高顯指的LED燈。所謂顯色指數,就是以太陽光做參照,越接近陽光,顯指越高。我家里現在用的射燈,顯指就是95以上,用起來很舒服,不是那些普通LED燈泡能比的,把錢花在追求這種性能上,還是能顯著提升幸福指數的。
從前的文章我們引用過丹麥燈光設計大師Poul Henningsen的一段話,每次寫燈光,我都想拎出來重新回味一下:▼
照亮一個房間并不需要花太多錢,但是想獲得有質感的照明,卻需要文化。我從18歲開始研究燈具,一直在探求如何提升照明的質感和設計感。人類就像孩子一樣,喜歡新鮮刺激的玩具,而燈,就是有文化的玩具,令人迷醉。當你在傍晚時分,從電車頂往上,望向路邊一幢幢樓的一扇扇窗,你會因那些黯淡的燈光感到不寒而栗。再奢華的家具,再有風格的地毯,都沒有燈光營造出的氣氛重要。
燈光布置是一門科學,我們雖然能寫一些基礎知識終究也是門外漢。寫這些,是希望能把一些很基礎卻還不為人知的知識,普及出來。而更重要的是,提示你認識燈光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如果你實在很想弄好,建議尋求專業服務。
版權聲明
本文為伽羅生活版權所有,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聯系后臺,獲得允許后方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