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發布消息稱,經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檢測,發現64款移動應用存在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涉及興業證券、誠通證券、五礦證券、申港證券等4家券商APP,也包括龍江銀行、烏海銀行、海峽銀行等3家銀行APP。
包含興業證券在內的上述7款APP,涉及個人信息處理者向其他個人信息處理者提供其處理的個人信息的,未向個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稱或者姓名、聯系方式、處理目的、處理方式和個人信息的種類,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
興業證券此番被通報的金融機構的移動應用版本為《興業證券優理寶》(版本8.9.0,VIVO應用商店),還涉及未向用戶提供撤回同意收集個人信息的途徑、方式;個人信息處理者未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興業證券頻現違規背后,公司僅用半年時間實現從業績暴跌到重拾增長。業績逆襲、野蠻生長的同時,興業證券的內部管理仍不容忽視。
業績逆轉,排名掉隊
興業證券是中國國內中型綜合性券商,總部位于福建,主要業務涵蓋財富管理、自營投資、投行、資產管理及海外業務。控股公募基金公司興證全球基金(持股51%),曾以財富管理業務聞名(與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并稱“財富管理三劍客”)。
但近年受市場波動影響,業績與股價承壓。截至2025年6月,其市凈率(PB)約0.8-0.9倍,處于破凈狀態,且顯著低于行業平均(部分頭部券商PB>1.5倍)。當前股價較2021年高點下跌近50%。
在過去,興業證券業績已經連續暴跌兩年。2022年和2023年營收分別為106.60億元、106.2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3.81%、-0.30%;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6.37億元、19.6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4.40%、-25.51%。
而在2024年上半年,興業證券業績仍處于下滑,營收為53.91億元,同比下滑22.30%;凈利潤為9.42億元,同比下滑47.57%。
但在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興業證券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反轉。財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23.54億元,同比增長16.25%,實現歸母凈利潤21.64億元,同比增長10.16%。
2025年一季報,興業證券業績延續了回暖趨勢,營業收入為27.92億元,同比增長17.48%,歸母凈利潤為5.16億元,同比增長57.32%。
來源:東吳證券
這一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投資業務的大幅改善,財報顯示,2024年該公司投資收入22.99億元,同比暴漲2939.75%,主要系衍生金融工具投資收益同比增加。疊加當期5.45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投資交易類業務合計貢獻收入約28.45億元,營收占比約23%。2025年一季度,興業證券的投資收益為13.36億元。在投資業務方面,業績增長顯著,這主要收受益于權益市場行情大幅改善,特別是2024年“924”行情后,市場回暖,A股市場迎來普漲,給券商行業帶來了較大的利好。
而在同行中,興業證券仍掉隊。凈利潤排名從2021年第14位滑落至2024年第17位,被國元證券、方正證券反超。
核心業務承壓,修復尚待時間
從興業證券的具體業務分析則不難看出,2024年,除了自營投資業務之外,興業證券其他業務并不見明顯回暖。
2024年,興業證券的證券及期貨經紀業務收入為31.13億元,同比下降3.55%,營業成本為19.54億元,同比下降12.66%。傭金率從2023年的0.026%下降至2024年的0.023%,市場競爭加劇或許將導致公司經紀業務收入進一步承壓。
2024年興業證券股票基金交易總金額7.57萬億元,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席位)17.1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47%;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3.13億元,同比下降24.21%;融資融券業務實現利息收入16.38億元,同比下降10.20%。
同時,2024年,興業證券機構服務業務實現收入35.64 億元,同比增長25.22%。但其中投行業務手續費收入僅為7.14億元,較2023年的10.60億元下降約32.68%,全年共完成9單股權主承銷項目,其中IPO主承銷項目3單,再融資項目6單。事實上,興業證券股權承銷已經連續多年下滑,2024年規模為28.49億元,僅相當于2022年276.5億元的十分之一,排名下滑至第23位。目前,IPO發行節奏保持低速運行狀態,股權承銷業務短期內難以再回到巔峰。
資產管理業務因受公募費率改革等因素影響,2024年,興業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為25.54億元,同比下降9.80%,營業成本為6.99億元,同比下降24.44%。其中,興證資管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凈利潤0.09億元,同比增長35.25%、350%;興證全球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2.79億元,同比下降9.19%,凈利潤14.13億元,同比上升3.21%。
券商資產管理業務方面,公司受托管理資產規模達到917.0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公募基金管理業務方面,興證全球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達到697.26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651.4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
目前興業證券的投行業務、融資融券利息收入均出現下滑,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基金業務收入下滑,基金管理費率的持續下調對基金公司收入構成壓力,導致基金管理業務凈收入大幅下降,未來業務恢復存在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興業證券的財務杠桿較高,資產負債率攀升。2024年,公司資產負債率為79.10%,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且較2023年的78.73%有所增長。2025年一季度,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78.33%,財務杠桿較高可能增加公司償債壓力,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周期中。
而在2025年一季度,興業證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5.1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盡管凈利潤增長顯著,但現金流的惡化可能反映公司短期資金壓力,需關注其資金鏈管理能力。
頻繁違規被點名,合規問題不容忽視
最近中央匯金控股8家券商,市場對券商合并的預期又起來了。雖然興業證券剛澄清了合并傳聞,但中小券商通過并購重組提升競爭力是大趨勢。比如國聯證券合并民生證券后,投行業務排名直接進入前十。興業證券作為福建本地龍頭,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來源:興業證券公司公告
然而,興業證券作為中國證券行業的重要參與者,近年來在監管層面屢次被點名處罰,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合規管理、研究報告發布、內部控制、員工行為規范等。
據不完全統計,興業證券被點名情況有:2023 年 11 月 14 日,興業證券因未依法履行職責被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
2024年初,證監會官網披露上市公司勁拓股份股價操縱罰單中,指出,興業證券作為勁拓股份的上市保薦機構,興業證券等機構的分析師存在配合上市公司的利好公告頻繁發布關鍵事項點評、深度報告等,吸引投資者買入勁拓股份等情況。
2024 年 3 月 7 日,興業證券因涉嫌違反法律法規被北京證券交易所要求提交書面承諾。
2024 年 8 月 2 日,興業證券因內部制度不完善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出具警示函。
2024年10月,興業證券還因為存在部分項目發行保薦報告未完整披露立項、質控、內核審查問題、薪酬考核制度設計不合理等問題,被證監會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2024年12月,興業證券大連分公司因業務費用內部審批流程存在不實記錄,以及實物禮品出入庫記錄不真實等問題,被大連證監局責令改正。同時,該分公司負責人吳建斌因對上述問題負有直接責任,同樣受到了監管的處罰。大連證監局指出,這些問題反映出興業證券大連分公司在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方面存在明顯疏漏。
2024年12月,興業證券南京分公司也因員工管理不到位、未能有效規范工作人員執業行為等問題,被江蘇證監局采取了責令整改的行政監管措施。具體而言,該分公司在知悉可能影響客戶權益的重大事件后,未能及時向上級報告,違反了相關監管規定。
這一系列處罰不僅揭示了興業證券在內部管理上的不足,也再次提醒了證券行業加強合規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為金融機構,證券公司的合規運營和風險控制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利益和市場的穩定。因此,加強內部管理、完善合規制度、提高員工合規意識,對于證券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在風險方面,天眼查信息顯示,公司自身天眼風險473條,周邊天眼風險4938條,歷史天眼風險43條,預警提醒天眼風險2106條。
興業證券的業務經營承壓,頻繁的處罰也反映出其在內部管理、風險控制和合規執行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未來仍需持續改進。
Wind數據顯示,2024年,A股非銀金融業董事長的薪酬平均值為160.85萬元。興業證券董事長楊華輝年度薪酬189.32萬元,高于行業均值。董事,,總裁劉志輝薪酬181.16萬元,副總裁鄭城美薪酬179.08萬元。(《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