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達摩財經
6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發布信息顯示,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保險”)增加注冊資本的請示得到批復,同意中郵保險增加注冊資本39.8億元,由286.63億元變更為326.43億元。
中郵保險官網現已對公司股權變動同步更新,本次新增注資來自于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郵集團”)和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友邦保險”)。
相較于中郵保險今年一季度末的股權情況,中郵集團持股數量增加29.855億股,友邦保險的持股數量增加9.946億股。本輪增資后,中郵集團的持股比例從38.2%上升至42.68%,仍為第一大股東。友邦保險的持股比例則維持在24.99%不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中郵保險本次增資后,其注冊資本升至壽險行業第4名。前三名分別為瑞眾人壽(565億元)、平安人壽(338億元)、中匯人壽(332億元)。
截至6月23日,今年至少已有6家保險公司獲批增加注冊資本,合計增資約88.53億元。同時,有12家險企發行了資本補充債或永續債等債券,合計發債規模603.6億元,險企“補血”進程持續加快。
有市場人士分析表示,近年實施的“償二代”二期工程對資本認定更加嚴格,使得眾多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下降,亟須通過增資或發債等方式來補充資本。此外,利率持續下行會對保險公司的責任準備金和償付能力充足率持續加壓,為了維持償付能力水平充足以支撐業務發展,保險公司仍需要通過股東增資和發行資本補充債等方式進行外生性的資本補充。
中郵保險近十年已經陸續進行過五輪增資,特別是2022年引入友邦保險120億元戰略投資后,其核心償付能力和綜合償付能力分別沖高至119%和182%。
2023年,中郵保險罕見凈虧損達到114.68億元,僅一年的時間,中郵人壽虧損額超過了以往九年來的全部利潤,這一現象使得中郵保險償付能力指標急轉直下。今年一季度,中郵保險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為93.94%和158.92%,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業績起伏不定
近幾年,中郵保險的業績像是坐上了“過山車”。
自2022年起,中郵保險凈利潤波動明顯,2022年前三季度,中郵人壽均處于虧損狀態,四季度發力狂賺30億元后,當年凈利潤達到約4億元,相比2021年同期,下滑超過七成。
對于2023年的罕見虧損,中郵保險將其歸因為國債750曲線波動導致公司大幅增提準備金造成。
當年,中郵人壽在負債端仍執行老準則,但在資產端開始執行新準則,以便與郵政集團報表統一,這“一新一舊”的會計準則導致資產負債兩端出現不協同。在2023年市場大幅波動的環境下,產生了更大的錯配和一些計量誤差的放大。
在此背景下,中郵保險在2024年率先切換至新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在同一準則下進行了計量,資產端關于計量方式的變化也會反映到利潤表中。
在新會計準則下,中郵保險明顯加快了投資領域的布局,并且在交易盤方面把握住了很好的交易機會,因此獲得了較多的超額收益,大約在20億元左右。另外,在A股“924”上漲行情中,中郵保險的資產配置方向,與上漲的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帶來了較多的一次性收益。
中郵保險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4年,中郵保險的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11.04%,而其近三年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2.57%,2023年則為3.01%。
去年全年,中郵保險實現保費收入為1349億元,同比增長23%。凈利潤為118.2億元,同比大幅扭虧,且在10家銀行系壽險公司中居首。
但中郵保險這種增勢卻沒能在今年得以保持,今年一季度,中郵保險實現保費收入801.07億元,增速從上年同期的26.25%降至8.8%。報告期內,其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3.2%。也顯示出其因會計準則調整帶來的“一次性紅利”難以持續的處境。
押注分紅險
在高速擴張帶來的資本壓力與行業下行壓力雙重夾擊下,中郵保險也在積極尋求應對策略。
在今年2月的一次座談會上,中郵保險總經理李學軍在談及公司產品策略時表示,中郵保險未來將持續堅定發展長期分紅險,做分紅險堅定的推動者。
現如今分紅險憑借“向下有保底、向上有浮動”的獨特優勢,重新受到市場青睞。作為一種兼具“保底+浮動”收益的保險產品,分紅險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雙重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保險公司面臨的利差損風險。
去年9月,保險業新“國十條”首次明確提出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的發展。在此背景下,頭部險企紛紛表態將重點發力分紅險銷售,并有多家公司明確提出將分紅險在產品結構中的占比提升至50%的目標。
有媒體統計,目前在八大壽險公司的主推產品中,有六家都將分紅險當作主推產品,分紅險在保險公司的地位明顯提高。
中郵保險官網資料顯示,目前中郵保險旗下共有72款在售產品,其中,分紅型產品有13款,包括 中郵臻享一生(多版本)終身壽險、中郵綿綿壽悅享養老年金保險、中郵郵愛鑫生兩全保險、中郵摯愛相傳終身壽險、中郵樂享頤年養老年金保險等 。
以目前的市場情況看,定價利率2.5%的傳統險,扣除各種費用和風險因素后,10年以上的收益大概只有1.5%-1.7%。雖然看似比當下國債利率高一點,但長期來看,如果利率波動,尤其是經濟活躍后利率反彈,傳統險都存在較大風險。
中郵保險總精算師焦峰表示,通過分紅險的利潤利益共享機制,能夠給客戶提供長期的價值,同時也滿足公司強韌性管理需求。中郵保險今年的產品策略是“強韌性促均衡重功能增彈性。”強韌性是目標,促均衡重功能是手段,增彈性是戰術。
但相比固定收益類產品,分紅險的核心則在于紅利分配機制,能讓消費者共享保險公司經營成果。中郵保險的分紅險能否收獲投資者的青睞仍歸根于公司的業績底氣。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