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
最近在使用微信時
有沒有收到一些聲稱
“可退還前期繳納的費用”的信息呢?
有些騙子打著退錢的旗號
實施著詐騙
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發布《針對“清退回款”類詐騙行為的打擊公告》:
一直以來,微信持續關注并嚴厲打擊平臺內的各類詐騙行為。近期,收到用戶投訴,有不法分子冒充官方機構發布退款通知,聲稱可退還前期繳納的費用,誘導用戶聯系虛假客服,以購買理財產品返款或資金賬戶被凍結等借口實施詐騙。
為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范》等平臺各項規范,上述行為一經發現核實,平臺將進行相應的處罰,對于多次違規者,將加重處罰。
“清退回款”詐騙手法解析
1.使用話術添加好友:詐騙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受害人的個人信息,使用模板話術(如“你好,有事通知”)添加受害人微信好友。
2.偽造通知引流:添加好友后,詐騙分子會通過圖片、視頻、收藏功能、在線云文檔等形式發送虛假的“清退通知”,誘導受害人進入虛假在線網址或引流到微信外部平臺與所謂的“客服”聯系。
3.假冒身份騙取信任:不法分子偽裝成退費客服專員,通過展示偽造的政府部門文件、債權轉讓協議書、公司營業執照等虛假官方證明,企圖騙取受害人的信任,要求受害人提供個人身份信息及前期費用繳納截圖進行所謂的“清退登記”。
4.誘導下載指定APP:在獲取被害人信任之后,不法分子會告知受害人退款金額以所謂的“債權”形式存在,并要求下載指定APP進行債權轉換后提現,以此來完成退費流程。
5.誘導投資:誘導受害人在辦理退款的APP內購買所謂的債券、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謊稱通過投資獲益返現的方式退還前期繳納費用。
6.實施詐騙:在詐騙過程中,詐騙分子會先返回少量資金以獲取受害人信任,但當受害人持續投入大額資金后,詐騙分子便會以賬號凍結、手續費不足、繳納手續費才能繼續提現等理由,拒絕返現并要求受害人繼續轉賬,直至騙局暴露。
如何防范“清退回款”騙局
●警惕陌生通知:對任何自稱教育機構、平臺客服等發送的“清退回款”通知,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真偽。
●保護個人信息:切勿輕易向陌生“客服”提供個人身份信息、金融賬戶信息。
●拒絕下載不明APP:對于要求下載注冊指定APP才能進行“退款”“清退”操作的,一律視為詐騙,切勿下載。
●識破投資返款陷阱:正規退費流程不會要求投資,任何以“購買理財產品返款”“投資返現”等方式進行退費的說辭,均為詐騙。
用戶若發現“清退回款”詐騙行為,請立即通過微信客戶端進行投訴,平臺核實證據后會及時處理。
常見詐騙手段
小編溫馨提示
各種各樣的詐騙手段防不勝防
請大家日常多多注意
快遞信息多核實
陌生電話慎回撥
遭遇電信詐騙時
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梳理收集相關證據
盡快報案
內容來源 | 微信安全中心 央視新聞
編輯 | 張婷
校對 | 余錫龍
審核 | 張瑋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